47第47章(1 / 2)
此时,京城之中,大院静谧而幽深。庭院里,假山怪石林立,树木郁郁葱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投下一片片斑驳的影子。一个身形佝偻的仆人,身着朴素的灰色布衫,正低头清扫着小径上的落叶。他动作娴熟,却又透着几分谨慎,每一下挥动扫帚,都似在刻意控制着声响。
突然,一阵轻微的“扑扑”声传来,仆人抬头,只见一只信鸽落在了院中的树枝上。他眼神瞬间一亮,迅速环顾四周,见无人注意,便悄悄放下扫帚,快步走向信鸽。他熟练地取下信鸽脚上的信筒,然后将信鸽轻轻放飞。
仆人紧紧握着信筒,脚步匆匆,无声无息地朝着一座幽静的书房走去。书房的门半掩着,他在门口稍作停顿,轻轻咳嗽了一声,听到里面传来一声淡淡的“进来”,才推开门,躬身进入。
书房内,徐朝烈身着一袭华丽的锦袍,身姿修长,正静静地站在窗前。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他身上。仆人走上前,双手将信筒恭敬地呈上。他微微侧身,从仆人手中接过信筒,抽出密信,展开阅读。随着目光的移动,他原本平静的面容上渐渐浮现出一丝复杂的神情。
“去,把杨勋叫来。”徐朝烈道,声音虽轻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仆人领命,悄然退下。
不一会儿,书房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杨勋身着官服,神色匆匆地走进书房。他一进门,便拱手行礼:“大人,您找我?”徐朝烈转过身,手中拿着密信,神色凝重地说道:“杨勋,你看看这个。”说着,将密信递了过去。
杨勋双手接过密信,迅速浏览起来。看完之后,他的眉头也紧紧皱了起来:“这……此事怕是有些棘手。”徐朝烈微微点头,目光望向窗外,若有所思地说道:“看来,局势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复杂,得好好谋划一番了。”
两人站在书房内,低声商议起来,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将他们的身影拉得越来越长,这场因密信而起的谋划,在这静谧的书房中悄然展开,而他们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着遥远北疆战场上的局势走向。
半月悠悠而过,北疆的天空依旧被阴霾沉沉笼罩,铅灰色的云团仿佛随时都会压塌下来。远处,北狄大军的营帐密密麻麻,如一片死寂的黑色丛林,在几百里外的荒原上森然竖立。尽管半月来毫无动作,可那沉默中却隐隐透露出一股令人胆寒的压迫感,仿若一只蛰伏的巨兽,随时准备择人而噬。
李世瑞负手站在边城的城楼上,寒风如刀,割过他刚毅的脸庞,却割不断他满心的忧虑。他凝望着远处那片沉寂的敌营,眉头拧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眼中的光芒复杂而沉重。身旁的魏北辰同样面色凝重,铠甲在黯淡的天色下泛着冰冷的光,映照着他疲惫却仍坚毅的面容。
“这北狄大军,半月来毫无动静,实在蹊跷。”李世瑞终于打破沉默,声音低沉而沙哑。
魏北辰微微点头,目光紧锁远方。
话虽如此,可二人心中都清楚,如今北疆面临的困境,远不止是未知的敌军阴谋。李世瑞微微叹了口气,转身望向城内,城中百姓生活依旧,可军营里的气氛却愈发压抑。“北辰,如今朝廷的粮饷仍未发放,咱们的粮草储备日益吃紧。要维持一场十万人以上规模的战争,谈何容易啊。”
魏北辰的神色愈发凝重,他咬了咬牙,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焦急:“我已想尽办法节省开支,可长此以往,将士们怕是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打仗了。”
李世瑞眉头皱得更深,他深知,粮草和军饷是军队的命脉,如今命脉被掐,这场战争还未真正打响,己方已然陷入了绝境。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思索着应对之策。“朝廷还没有派援军和分发军饷的消息吗?”他转头看向魏北辰。
魏北辰缓缓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黯然:“至今未有消息。爷爷经上次一战,身受重伤,身体已大不如前,如今连下床走动都困难,更别说重新上阵指挥了。现在军中事务,几乎全由我一人勉强支撑。”
李世瑞听闻此言,心中一沉。魏老将军中宿将,经验丰富,威望颇高,如今他倒下了,军中士气本就受到影响,再加上粮饷短缺,这局面愈发棘手。
他心里太清楚了,如今北疆的局势,那可是生死攸关。北疆的命运,可不单单取决于战场上将士们的拼杀,朝廷的决策,还有能不能及时给支援,同样起着关键作用。
只是,远在京城的朝廷,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们,真能体会到北疆眼下的危急情况吗?又能不能痛痛快快地伸出援手?他越想越没底,心里空落落的,一点儿把握都没有。
拖着沉甸甸的步子,他回到营帐。营帐里光线昏暗,只有案几上那盏油灯,散发着微弱的光。
李世瑞走到案几前,缓缓坐下,案几上早已铺开了纸,毛笔也静静躺在一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