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6章 表面融洽(2 / 2)

加入书签

经谢泊淮这么一说,叶婉宁明白了,“我知道了,以后和她相处,我会保持警惕。”

这日子,是真没有松懈的时候。叶婉宁心想。

“你别想太多,不管太子和太子妃怎么想,他们明面上,都是和和气气的。维持表面的融洽,便是好的,实际如何,并不重要。”谢泊淮道。

太子妃坐下。

太子妃说随意点就好,“你不用那么拘谨,你我差不多大,在你这里,又没有旁人能看到。你和羲和要好,便和我的妹妹是一样的。近来太子还要多拜托你家谢大人,是我们麻烦了你们。”

这话说得客客气气,一点都没架子。

叶婉宁听得心里嘀咕,要说她和羲和公主交好,不是一天两天了,怎么太子妃现在来套近乎?

突然示好,总是有原因的。

想来还是为了查义母的事。

“算不上麻烦,都是我家夫君应该做的。要说辛苦,还是太子殿下,他要操劳的东西太多了。”叶婉宁道。

太子妃浅笑着,“不说男人们的事了,咱们女人家管不了他们的事,管好内宅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听说你家哥儿四岁多了,真是可爱的年纪,可惜我福薄,一直没个儿子……”

往后一个时辰下来,太子妃没说一句太子和谢泊淮的事,都在讨论后宅的事,还有京城哪些好玩,就像真的是好友来做客。

叶婉宁听得多,说得少,偶尔插上两句话。

“瞧我,一说起话来就忘记时辰,还得是和你投缘,我先回了,有机会你上东宫找我。实不相瞒,东宫里的日子闷的慌,也就羲和去的时候,有点意思。”太子妃告辞离开。

叶婉宁被弄得一头雾水,傍晚谢泊淮回来,她说了这个事,“我看着,太子妃面善得很,可越是如此,我越觉得不能相信。可我又说不出她哪里不好,就是心里嘀咕得厉害。”

“太子妃出身的那个曹家,你可能接触的也少,早些年,皇上还是王爷的时候,曹家就低调的厉害。尽管现在皇上登基了,但你有见曹家哪个人出来得瑟吗?”

叶婉宁说没有。

“曹家能压着整个家族的人,说明当家的是个有本事的,这样人家养出来的女儿,心机和手段都不会差,你看皇后娘娘就知道,同样看着温温和和,可真到关键时刻,还不是让羲和公主嫁给卢家?”谢泊淮看得很透彻。

经谢泊淮这么一说,叶婉宁明白了,“我知道了,以后和她相处,我会保持警惕。”

这日子,是真没有松懈的时候。叶婉宁心想。

“你别想太多,不管太子和太子妃怎么想,他们明面上,都是和和气气的。维持表面的融洽,便是好的,实际如何,并不重要。”谢泊淮道。

太子妃坐下。

太子妃说随意点就好,“你不用那么拘谨,你我差不多大,在你这里,又没有旁人能看到。你和羲和要好,便和我的妹妹是一样的。近来太子还要多拜托你家谢大人,是我们麻烦了你们。”

这话说得客客气气,一点都没架子。

叶婉宁听得心里嘀咕,要说她和羲和公主交好,不是一天两天了,怎么太子妃现在来套近乎?

突然示好,总是有原因的。

想来还是为了查义母的事。

“算不上麻烦,都是我家夫君应该做的。要说辛苦,还是太子殿下,他要操劳的东西太多了。”叶婉宁道。

太子妃浅笑着,“不说男人们的事了,咱们女人家管不了他们的事,管好内宅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听说你家哥儿四岁多了,真是可爱的年纪,可惜我福薄,一直没个儿子……”

往后一个时辰下来,太子妃没说一句太子和谢泊淮的事,都在讨论后宅的事,还有京城哪些好玩,就像真的是好友来做客。

叶婉宁听得多,说得少,偶尔插上两句话。

“瞧我,一说起话来就忘记时辰,还得是和你投缘,我先回了,有机会你上东宫找我。实不相瞒,东宫里的日子闷的慌,也就羲和去的时候,有点意思。”太子妃告辞离开。

叶婉宁被弄得一头雾水,傍晚谢泊淮回来,她说了这个事,“我看着,太子妃面善得很,可越是如此,我越觉得不能相信。可我又说不出她哪里不好,就是心里嘀咕得厉害。”

“太子妃出身的那个曹家,你可能接触的也少,早些年,皇上还是王爷的时候,曹家就低调的厉害。尽管现在皇上登基了,但你有见曹家哪个人出来得瑟吗?”

叶婉宁说没有。

“曹家能压着整个家族的人,说明当家的是个有本事的,这样人家养出来的女儿,心机和手段都不会差,你看皇后娘娘就知道,同样看着温温和和,可真到关键时刻,还不是让羲和公主嫁给卢家?”谢泊淮看得很透彻。

经谢泊淮这么一说,叶婉宁明白了,“我知道了,以后和她相处,我会保持警惕。”

这日子,是真没有松懈的时候。叶婉宁心想。

“你别想太多,不管太子和太子妃怎么想,他们明面上,都是和和气气的。维持表面的融洽,便是好的,实际如何,并不重要。”谢泊淮道。

太子妃坐下。

太子妃说随意点就好,“你不用那么拘谨,你我差不多大,在你这里,又没有旁人能看到。你和羲和要好,便和我的妹妹是一样的。近来太子还要多拜托你家谢大人,是我们麻烦了你们。”

这话说得客客气气,一点都没架子。

叶婉宁听得心里嘀咕,要说她和羲和公主交好,不是一天两天了,怎么太子妃现在来套近乎?

突然示好,总是有原因的。

想来还是为了查义母的事。

“算不上麻烦,都是我家夫君应该做的。要说辛苦,还是太子殿下,他要操劳的东西太多了。”叶婉宁道。

太子妃浅笑着,“不说男人们的事了,咱们女人家管不了他们的事,管好内宅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听说你家哥儿四岁多了,真是可爱的年纪,可惜我福薄,一直没个儿子……”

往后一个时辰下来,太子妃没说一句太子和谢泊淮的事,都在讨论后宅的事,还有京城哪些好玩,就像真的是好友来做客。

叶婉宁听得多,说得少,偶尔插上两句话。

“瞧我,一说起话来就忘记时辰,还得是和你投缘,我先回了,有机会你上东宫找我。实不相瞒,东宫里的日子闷的慌,也就羲和去的时候,有点意思。”太子妃告辞离开。

叶婉宁被弄得一头雾水,傍晚谢泊淮回来,她说了这个事,“我看着,太子妃面善得很,可越是如此,我越觉得不能相信。可我又说不出她哪里不好,就是心里嘀咕得厉害。”

“太子妃出身的那个曹家,你可能接触的也少,早些年,皇上还是王爷的时候,曹家就低调的厉害。尽管现在皇上登基了,但你有见曹家哪个人出来得瑟吗?”

叶婉宁说没有。

“曹家能压着整个家族的人,说明当家的是个有本事的,这样人家养出来的女儿,心机和手段都不会差,你看皇后娘娘就知道,同样看着温温和和,可真到关键时刻,还不是让羲和公主嫁给卢家?”谢泊淮看得很透彻。

经谢泊淮这么一说,叶婉宁明白了,“我知道了,以后和她相处,我会保持警惕。”

这日子,是真没有松懈的时候。叶婉宁心想。

“你别想太多,不管太子和太子妃怎么想,他们明面上,都是和和气气的。维持表面的融洽,便是好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