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考府试前(2 / 2)
如果要返回祖籍考,魏国公府的少爷们都得回祖籍姑苏考。但,魏家人在前朝时就搬到咸京,然后十几代就住在咸京,所以从大齐朝开始,他们就不用去老家姑苏考科举,这样真的省了很多麻烦。
不过,魏国公府从大齐朝变成国公府后,就变成武将出身。魏家在前朝是文臣,但在前朝晚期,因为战乱,换成了武将。
魏国公府的祖先就跟大齐的开国皇帝一起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一等公爵,并且以姓赐封号。这在当时,可是独一份的殊荣。其他国公府,可没有以自己的姓氏为封号。
当年,魏国公府权威地位都盛极一时,可惜子孙后代不争气,一代不如一代,等现在的魏国公,不过才六代,已经衰落成如今的这副模样。不过,庆幸的是魏国公府还好好地存在着。
当初跟魏国公府一起受封的国公府,从八个国公府变成现在的四个。还有一些受封的侯爵府、伯爵府,如今也没有剩几个了。
从第四代魏国公开始,魏国公府手里的兵权基本上没有了,魏国公府只剩下爵位了,变成有名无实的国公府。
第四代魏国公觉得这样坐吃山空下去不行,开始让子孙们好好读书,希望子孙们能考取功名,成为文臣。也不知道是出身武将的关系,还是子孙后代过惯了奢靡的生活,一个个都不争气,连秀才都没有考中。
直到魏瑾之的出现,他是六代魏国公府里唯一一个考取到功名,成为文臣的人。
当年,魏瑾之考取到进士,魏国公府开心地庆祝了三天。这件事情在当年可掀起了不小的轰动,毕竟魏国公府是武将出身,竟然出了一个文臣。跟魏国公府一起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