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提前了解院试(2 / 2)
但,院试的学政并不是一个人,而且不分上下级。咸京城的院试的学政有三个,这三个学政平起平坐,没有谁比谁的等级高。提复的时候,三个学政同时在场。通过复试,必须三个学政的意见一致才能通过。如果其中一个学政同意,剩下的两个不赞同,那这个考生就待定。如果有两个学政同意,剩下一个不同意,这个考生依旧待定。
三个学政再从待定的考生中,挑选通过提复的人。
这三个学政在初试三场考试的时候,一个人负责一场,并且规定三个学政在提复前,不能见面,更不能同时出现。
初试的第一场考试,第一个学政也要住在考院里。等到第二场开始前,负责主持第一场考试的学政才能离开考院,回到自己的家。
回到家后,他不能出家门,必须等招复的时候,才能出门回到考院。第二个和第三个学政也是如此。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三个学政相互勾结,然后联合**。在考院试前,不会提前公布由哪三个学政主持。也就是在考初试的第一场考试的前一天,才会公布学政的人选。初试的第二场考试和第三场考试的学政也都是在前一天傍晚公布。
不过,负责主持院试的初试的官员会比其他人先知道自己被选中做学政,只不过他并不知道其他两个学政是谁。
这就是考院试的全部流程和规定。
话说回来,孟先生正在讲解魏逸松写的文章,也让魏云舟他们听听。算是提前让他们了解院试考卷的考题,以及怎么答题。
魏云舟听了一会儿就发现大齐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和内容,都与前世历史上的科举考试不太一样。
大齐朝没有八股文,这点要比明清时期的科举好太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