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入京(2 / 2)

加入书签

“草!”刘奎骂道:“这帮孙子!敢在你太岁爷爷头上动土!”

渐渐的,远方浓厚的阴翳退散了,月宫中寂然无声,似乎没有来客到访过。这时身后传来马蹄声。

甘州都督周志接收到烽火传达的讯息,带了一卫人马前来增援,联袂而来的是安边侯唐钧。边将之间有默契,仅看到两头死狼,眼神相照,便心领神会。

唐钧下马走进妹妹,轻拨她的下巴来回检查,“伤着没有?”

“人没伤着,”唐颂垂眼摇头,把刀身上的血在狼毛里蹭干净,笑得尴尬却也皎然:“损了两匹马。哥哥怎么来了?”

吐蕃近两年相对安分,河州岁月太平。甘州有祁连山做屏障隔绝吐蕃侵犯,北面却频繁遭受突厥骚扰,唐颂对战过吐蕃却未与突厥交过手,于是便自告奋勇前来甘州前线烽堠戍边,积累行军经验。

“人没事就好,这不换了两匹狼么,划算买卖。”唐钧把一封信笺递给她,“长安通过兵驿传来的圣旨,请你去做官。”

洗去一身血水,狼肉用盐腌制储藏,以防再有意外发生,火栅栏一时没有扑灭,众人劈了木桩重新构筑防御工事,一直忙到大半夜。

最后兄妹两人擦把汗,登上烽堠最高处散心,银河淌在靴底,往前迈一脚仿佛就是月宫的地界。

唐颂打开了那封信笺:

“准安边侯府唐颂入京就职。”

笔墨虽短,御玺之印却鲜明触目。看来皇帝没有忘记当初的承诺。

“河陇今年的军粮还未到,我去催一催。”唐颂笑道。

“好,”唐钧颔首:“既然已下定决心,哥哥支持你的决定,走吧,回家。”

唐颂去同甘州都督周志还有烽堠上的袍泽告别,周志把从狼身上剥下来的两张新鲜狼皮赠给她,她的烽副周宸一把拽了她的手腕往远处走。

走到甘泉旁,他才松开她,抬手刮刮鼻子,僵硬咳了声道:“一路保重。”

唐颂往远处看了一眼又看他,握拳锤向他的胸口,笑道:“跟着都督好好养马种田,守好咱们高寨烽堠。”

周宸两臂插腰,垂头踢着脚边的沙砾,口吻遗憾地说:“我得跟着我爹戍边,否则我就给你牵马,随你一起去长安。”

“周尚之将来是要做大将军的人,”唐颂道:“给我唐某人牵马也太屈才了,边境需要你。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我们会再见面的。”

周宸抬眼,看着她点点头,“人生再相逢,但愿折桂影。祝烽帅平步青霄,前程似锦。”

唐颂仍然含笑:“共勉。”

狼皮从甘州带回河州,被母亲缝在大氅上做了肩领,稍做整顿后出发,那日刚好是中秋,唐颂高居马背上顶天立地,站在蟾宫的玉阶前同安边侯府的众人告别。

唐钧递上一壶酒和一兜月饼,“本该是团圆的日子,反倒要分别,照顾好自己,一路平安。”

唐颂接过,两片樱唇紧抿又松弛,似乎想说什么却未说出口,终道:“天凉,哥哥带母亲早些回府吧。”

她转身后没有再回头,披着两肩月尘渐行渐远。唐钧望她远去的背影,在月下一声轻叹。

前路可能是破碎泥泞,她终是披荆斩棘去了。

历时半月有余,一路沿着兵驿住宿最终抵达长安,凭借谕旨进入明德门,朱雀大街上一派繁华喧闹气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