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7制衡(2 / 2)

加入书签

“殿下莫怕,”温绪安抚道:“政事堂有十一位枢臣,他们是中书令、门下侍中、中书舍人、御史大夫、大理寺卿还有六部尚书。先说中书令兼集贤殿学士段浔,若论撰书修史的才华,当段学士首屈一指,但段浔不仅是一位学士,他还是中书令,是齐王的岳父,殿下同他谈论文学诗赋无妨,殿下同他谈论政事,他真的能做到天下为公否?殿下不要忘了燕王和齐王的豺狼之心,他们宫变失利后,眼下正在暗处韬光养晦,只待日后再起事端,慎王殿下是如何薨的?是被他们攫人噬人于无形。由段浔辅佐殿下执大政,殿下敢用么?”

经他恐吓,恭王又想起慎王雨中自刎的那一幕,不禁打了个寒颤,他在朝野中不能服众,燕王和齐王更不会善罢甘休,他正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之中。

温绪继续道:“再说御史台御史大夫池浚此人……”

“大监不必赘述,”恭王道:“他极有可能是齐王的人。”

温绪点头,又谈到贾旭恒和六部尚书:“门下侍中兼尚书左仆射贾旭恒和兵部尚书乔盛是燕王的人,其他五位尚书本就是贾仆射的下属,贾旭恒兼领的门下省有出纳帝命、封驳之权,不仅可以驳正百司奏抄违失、臣下奏章违误,甚至还可以封还国君的失宜诏令,所以六部尚书是不敢轻易得罪贾旭恒的。”

温绪又谈到燕序齐等人,“这些寒门学士可利用,不可重用,因为他们没有家世背景,在朝野中没有根基,蒙受先帝之恩才得以快速晋升。礼法律法是滋养朝野的沃土,他们维护礼法律法,可以成为稳定纲纪的草芥,但他们成不了为殿下遮阴挡雨的大树,殿下依附他们便是依附礼法律法,而燕、齐二王戕害手足,连腹中胎儿都不放过,他们是规避礼法律法之人。”

恭王讶然盯着温绪,觉得自己找到了救命稻草,温绪的每一句话在他听来都鞭辟入里。“那……那这朝中……本王无人可重用了?大监,你一定要为本王想想办法!”

面对他的惶恐顾虑,温绪躬身一个长揖道:“朝中可用之人有之,奴婢就是其一,奴婢斗胆?玉自售。”

恭王被他的诚挚深深打动,忙上前扶起他道:“大监不可自贬,大监这是毛遂自荐,快快免礼,本王如无重用之意,今日怎会传你来议事?我信任大监。”

温绪起身后继续为恭王出谋划策,“殿下不仅有燕王、齐王两位哥哥,靖王殿下也是您的手足,殿下可用靖王来制衡燕、齐二王。”

恭王在他的引导下认真思忖,忽而恍悟,赞道:“大监言之有理,八牧田目前由靖王所掌!”

温绪点头:“八牧田的马匹供南衙十六卫和北衙禁军所用,朝中缩减南北衙的军费,八牧田缩减南、北衙的马匹供给,这样就限制了南北衙的兵力。”

“可是……”恭王犹豫道:“大监之前不是说靖王在武州……”

他不知道温绪的情报是如何获得的,他只知道温绪仿佛有手眼通天的本领,知晓靖王在武州的一切举动,秦衍早已在武州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不错,”温绪道:“靖王在武州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