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2引钓(2 / 2)

加入书签

咨阅眼笑眉飞,“那唐司长要如何帮我?”

“殿下目前急需一笔费用,”唐颂笑问:“殿下自己说已有考虑,不知是怎样的考虑?”

两人踩着一层薄雪前行,这个问题若是换做他人来问,咨阅完全可以拒绝回答,但对方可是花鸟司的唐颂,此人是怎样的人?几页纸张不足以概括她的履历。

她有时走在明面上,比如通过武选成为花鸟司刑司司佐,光明正大接受顺永帝的单独召见。她有时走在背地里,比如参与军粮案的破获,与靖王谱写一段风月。

她回想起她在慎王挟持下扔刀时的那一幕,刀光溶于她的目光,雨下着却未能落进她的眼中。

唐颂步入长安以后走的每一步都经过深图远虑,咨阅的双眼沉潜于朝中,她擅长观察,不放过他们每一个人,她渐渐窥到了唐颂步履交错间的痕迹,她在向皇权靠拢。

唐颂擢升花鸟司司长而且身兼起居郎不过是今岁官员考课后短期内发生的事,但咨阅知道这件事的表象下可能存在一番曲折运作。看似是恭王主动任命唐颂为起居郎,也许恭王才是被动的一方,唐颂才是主动谋求的一方。

咨阅绝不会同这样的人疏远,甚至她会吸引她的注意。秦咨阅的一颦一笑无辜纯良,迷惑众生,其实同样暗藏图谋,她有足够的耐心引诱、狩猎。

咨阅笑涡渐深,轻叹一口气:“我是在今年年初接手四门馆的,去年还有今年四门馆内有两笔费用我一直没有动用……”

“公廨钱。”

“公廨钱。”

两人异口同声的道,接着相视而笑。

大秦国库收入八成来自于赋税,而赋税征自于民,赋税需要用来满足军费、官费、皇室费用以及各类杂费。有时国库的支出费用大于正赋收入,无法满足度支,朝廷自然要想办法广开财源,而官本息利法就是其中的一种渠道。

官本息利法指的是官方放贷,每岁户部会分拨给各个衙署一笔官本费称为“公廨本钱”,各个衙署可以拿公廨钱用来借贷,固定期限内收取本金加利息作为本衙署的额外收入,用来弥补本衙署官员的俸禄。

官方可以用来借贷的还有公田,朝廷给各个衙署分拨的有公廨田、职田等田地,各衙署可以将公田出佃获取地租。

公田出佃的对象一般是农户百姓,公廨费借贷的对象一般是民间商贾。

总而言之,公田和官贷是官方本钱生钱的一种收入方式。咨阅想要增加四门馆员额,并且想要维持四门馆扩大规模之后的长期运转,公廨本钱仅是杯水车薪。所以她必须让这两笔本钱生利,然后将获得的利钱投入四门馆,保证学馆内的各项支出。

咨阅道:“学馆公田的地租收入十分有限,朝廷每岁拨给四门馆的费用是按照馆内三十位学生员额的数量来计算的,这两笔公廨费是我精打细算才节省下来的,原本我是打算在八月都账后向朝中上奏增加四门馆员额一事,彼时父皇病重,我不想拿此事上烦睿虑,若是父皇开口,这笔钱一定早就有了着落,但我不想借助殊恩达成目的,我是四门馆的博士,我想通过学馆博士的身份做成这件事。”

“殿下,”唐颂道:“在河州时臣虽没有亲手操办过放贷一事,不过也瞧父亲和兄长的属僚们经办过这类事情,各个衙署上下各项支出小至添修、纸笔、香油蜡烛,无不需编列经费,才能推动执行。据我所知朝内的五个学馆日常需要支出学官的待遇费,学生衣食费,学馆校舍费、释奠费、纸笔墨费等各项费用,仅凭每岁朝廷的拨款,恐怕是入不敷出。公廨费数额不算少,殿下若是完全保留了这样两笔费用分文未动,臣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