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8吉象(2 / 2)

加入书签

从十一月开始至年底,述职和省亲的外州官员陆续回京,出入义安宫的命妇也多了起来,大明宫的宫禁有所延迟,下匙时间从戌时改为了亥时。

酉时三刻,容州刺史夫人面见皇后。之后在酉时六刻,苍苍将唐颂的话告知皇后:“这是今日皇城散值后,入礼部的军报,娘娘会比恭王殿下早两刻得知这封军报的存在。”

皇后道,“你敢说,本宫就敢信,不过这消息若有假,唐颂就要当心她的处境了,本宫能让她登高,也能让她摔跤。”

苍苍应是,心里无不嘲讽的想,皇后未能执掌政权,这番威胁,呵,是虚张声势。

戌时,礼部尚书兴携礼部主客郎中胡天宜前来太极宫面见恭王,他们带来了安北都护府的那封军报,恭王看后喜出望外,“突厥可汗有与大秦重建邦交之意!”

洪兴躬身道:“请殿下示下。”

恭王拎着笔思索道:“明日腊月二十五,在朝会上由礼部宣读这封军报,同时八百里军报传丰州,命丰州都督朱北川负责与突厥使臣接洽,再议邦交一事。”

恭王说完看向温绪征求对方的眼色,后者向他颔首,满眼鼓励赞赏的意味。恭王安心调回眼看向礼部两位官员,他们领旨后告退出殿。

恭王问:“玉玺制作得怎么样了?”

温绪回道:“将作监正在赶制,最近这两日八枚印玺就能出库。”

恭王停笔打了个哈欠,“大监再去催一催,新春在即,马上就是元正大典了,本王的玉玺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温绪领命出殿。南窗前,唐颂看着他的背影陷入了沉思。

丰州发来的军报无胫而行,次日朔望参朝时,礼部主客郎中胡天宜将其当众宣读:

“……惊闻噩耗,四海殒涕,谨致哀痛。仰仗顺永先帝盛德,突厥曾为大秦北陲友邻,双边交往甚密。然武州积怨未及消除,四年间鳞鸿断绝,庆吊不通,不胜悔矣。久闻恭王殿下仪范,本汗钦佩何极。两国唇齿相依,合该相须相济。突厥愿与大秦重修旧好,敦睦邦交,以饴子孙百代……”

突厥目前的统治者是塔利可汗,不难听出信中是他的口吻,且着墨诚恳。众臣听后一齐跪地恭贺,国君崩逝时,最易出现动荡不安的局面,突厥在此时非但没有寻衅生事,反而主动提出与大秦恢复邦交,实为可喜可贺之大事。

皇后在义安宫听闻此事后说:“那个唐颂还真有几分本事。”

最近唐颂通过上官苍苍告知她的基本是太极宫内的一些鸡毛蒜皮,恭王用的什么膳,何时出入殿中,当日的脉象如何,无用且乏味。唐颂这次提前给皇后透露的消息是目前为止最有价值的一则消息。皇后被她彻底说服,她们之间进行的是一场公平交易,唐颂没有言而无信。

李良见附和道:“如此,娘娘以后便能遥闻政务了。”

八百里快马往返长安与丰州之间,在此期间将作监将制成的玉玺送往太极宫,恭王抚着八块玉玺爱不释手,怏怏叹道:“可惜这玉由门下省看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