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新帝(2 / 2)
恭王出殿后,群臣静默,一齐向高处望去。今日的恭王头戴玄冕,上饰金蝉玉簪,朱丝组缨把他原本儒雅秀气的脸勾勒出坚毅的轮廓,十二章纹绣将他深青?裳点缀得高贵华丽,绣龙镶在他的胸前、袖间并不违和。
去年元正大典时,同样的场合,同样下着雪,恭王跪地求饶,向顺永帝检讨自己的过失,彼时众臣对其摇头叹气,恨他的不争气。今时他站在高台上,玉树临风,高视阔步,向他们证明万万人之上的年轻帝王该是这般。
“今日身在此处,朕颇有蛟龙得水之感,原谅朕自大之心作祟。秦哲以樗栎之身践祚,到底能否肩鸿任钜?想必诸位爱卿心中存疑。朕从今日起一定惕厉自儆,穷尽毕生精力立功自效。在天下子民面前,秦哲不过是马前小卒,在诸位俊僚面前,秦哲不过是无名之卒。朕会把勤政恤民,求贤辅政当做毕生之所求。希望日后众爱卿能够与朕同气相求,交洽无嫌。”
恭王妥视丹墀下,缓缓说出这番感悟,众臣敛容肃静,闻听接下来的王言。
“先帝生前亲仁善邻,威望素著,以至大秦迩安远至,去年此时,大秦与吐蕃恢复邦交。今年此时,大秦终和突厥重建邦交,此乃溥天同庆之事。朕自知年轻识浅,不求垂裕于后世,但求承续先帝渊范,皇闱上下一心,大秦千里同风,万州同轨。”
恭王这番陈辞十分诚恳,自谦但不自负,至于恭王到底能否继往开来,践行他今日的承诺,只能看日后了。
他的话中还透露出另外一层含义,突厥与大秦的邦交是他在位期间促成的。无论百官对这位新帝是否认可,他的这项功绩任何人否认不得。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在他话落后俯首跪地,他们口中的“吾皇”二字撼天动地,秦哲立在丹墀上,终于切实感受到了脚下的震动。方才发言时,他的腔调因为紧张而不可抑制的发抖,但当自己的话语传出时,它们直冲寰宇,太极宫广场前充斥着他的声音,游荡着他的回音。
于是他一字一句说得越发流畅自然,他的恐惧被自己踩在了脚底,被那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余震淹没不见。
从今往后,秦哲就是大秦江山的主宰,他视向俯首称臣的燕王、齐王和靖王,意气风发的笑了。
唐颂望着他的侧影,只觉遗憾。这席话甚至不是他的心声,而出自温绪笔下。他被威严的冠冕礼服,诸多野心的暂时屈从蒙蔽了双眼,他目下所拥有的一切都经过他人精心的粉饰,他以为自己大权在握,殊不知他是第二个秦舒,他人手中的傀儡。
她同情他么?不,对于迷失在权力棋局中的部分人来说,想要避开被驱逐,被杀戮的命运,需要他们自己拨开云雾见月明。楚河汉界下的亡灵多的数不清,唐颂要确保自己不是其一,秦哲求助的手伸向了其他方向,她只能把目光投向自己,投向自己的同类。
元正大典结束后,天色亮了。吕庆的下落终于被找到,就在太极宫东侧,左延明门处的排水渠中,他成了众目睽睽下的一具尸身。
冬日雨水少,渠内的河水上冻后,等到开春上林蜀采冰时才会开凿河渠里的冰。吕庆的尸体趴在冰面上,被雪埋了半个,散朝后的大臣们经过时发现了他,急忙派人向殿内通传。
平康帝在温绪的陪伴下来到现场,唐颂跟着下了丹墀,人群中让开了一条道,秦哲穿过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