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0敬酒(2 / 2)

加入书签

她循声望去,望到热闹间清冷的一处。安边候唐均所在的幄殿内,有一人正冲她摇臂招手,他的身边还有她的一位熟人。

唐颂再等,等到换值时,她叮嘱钟黎和程霜留意御前的风吹草动,然后迫不及待地向那个方向走去。

“烽帅!”周宸起身来迎她。

唐颂伸手握拳同他的拳头相抵,“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

周宸的父亲甘州都督周志也从席位上起身,唐颂忙向他行礼,“都督。”

“好孩子,这就见外了。”周志扶她抬头,端详她道:“如今都长出息了,是三品高官了。”

“您说这话才是跟我见外呢,”唐颂笑道:“不管迁到哪儿,我都是咱们高寨封堠上的人。”

熟人之间讲官场客套话更显亲切,周围人都请她往帐内坐,唐颂同河州。甘州这次入京的军将们打过招呼后,又同周宸叙旧:“刘奎他们还好吧?”

“好着呢,他这个烽副做得可称职了,”周宸笑道:“他让我带话问你的好。”

“知道了,”唐颂笑道:“你也代我问他的好。”

故旧相逢,双方都很高兴,但是闲聊间,唐颂还是察觉到了一种微妙的气氛,它划出一道界限,将她和旧时同僚甚至哥哥在内做了分割,虽然同桌共饮一杯酒,有些话他们无法共谈,无法谈得深入。

比如夏税遗失一案,比如朝中当下的局势。

他们隐约听闻,但不能向她打探这些隐秘,犯大忌。她不能向他们透露任何,即使没有约束,她仍难以启齿。

她有愧。

八月都帐正在核算中,秋税正在征收中,前景都还未知。边境每个州的将领心中无不惴惴,然而眼下被平康帝邀入帐中谈天议话的却是突厥和吐蕃两国的王爵。

唐颂看向高处,秦哲正在御座上谈笑风生,端得是一副傲睨万物的君王英姿,使他惶惶度日的是手中的权力受到威胁,但是他的面前时刻都能摆满玉盘珍馐。而使边境将士们牵肠挂肚的不过是那一口粮,一匹粗布。

她一脚踏入长安,成了半个长安人,面对眼前这一派纷华靡丽的景象都会觉得恍惚,那么哥哥呢?边境的军将们呢?他们受惯了霜行草宿的日子,能在这帐中坐得安稳么?

她与他们只能追忆往昔,回避当下,一旦回避,任何人之间都会变得陌生。她又侥幸的觉得,好在有乐曲声帮她打了掩护,这帐中所有人沉默着,也不至于过分尴尬。

余光里,身边众人笑意里都夹杂谨慎,她绚丽多彩的花鸟服完美融入了这场大宴,但它上面的花鸟不是边境的天地里养出来的物种。

唐颂抬头,接近中秋,帐外明月高揭,但它已不是她在边境烽堠上举烽时见到的那轮月了。

有人起身,身影投射在月宫的玉槛上,唐颂向他看了过去,他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