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朝会(2 / 2)
热粥在秋风的吹拂下凉得很快,唐颂将空碗放在窗台上时,殿内的众人切入了今日朝会的正题。
秦哲开口道:“今日召集众爱卿前来,首要一桩事是勘会平康初年的秋税,具体数额请户部向众爱卿明示,如有疑问,一同核查。”
众人的防风粥都已用尽,温绪依次给他们添茶,户部尚书兼度支郎中于羡岂向上首行了一礼,面向其他大臣道:“今岁征收上来的秋税共计两千零八十余万,其中粟约六百八十万石,米豆约四百二十万石,布绢约五百二十万端,棉约三百六十万匹,钱约二百万贯。”
众人听着他的话,都在默默思索,等他话尽时,靖王当先开口,“两千零八十余万,我记得今岁夏税的总额是二千六百余万。”
于羡岂当即一怔,赶紧看向身旁,常子依立马接了他的眼色,看向靖王回话说:“正是,算上遗失的那部分漕粮,夏税的总额是这个数。”
秋税征收的范围和数额一向不及夏税,靖王做这样的对比是在估量今岁秋税征收的大体情况。
靖王端起手边的杯抿了口茶,又说:“秋税各州的计账总额是多少?”
常子依答曰:“约一千七百万。”
“约一千七百万。”
同时道出这个数额的人不单是常子依,还有靖王席位边上的一人。
昌睦公主。
众人都循声望向她,她挑眉笑了笑,“八月都账还有四门馆的份儿,我呢,想不在意都不行。”
一碗防风粥下肚,再加一口热茶,于羡岂生了一脑门子的汗,他拿出汗巾擦了又擦,在座的王爵都是人中龙凤,在座的同僚们跟他一样,是政事堂先帝亲口任命的宰执,谁都糊弄不得半分。
这就是他携带常子依出席朝会的缘故,一来他们是共同经手度支项目的同僚,两人共事难出纰漏。二来这年轻后生记性好,脑子比他有条理,户部各类帐目的数额常子依张口就能应答上来,这就是个活账本,有这个下属在,他能缓解自己直面众人的压力。
靖王口中的计帐指的是各县各乡每三年更新当地的人丁户籍数,再上报于州,各州汇总后通过当地的度支曹上报给户部,最后户部进行汇总,形成的天下计帐即是每季预估的征收总额。
二千零八十余万的实际税收数额和一千九百万的计帐数额放在一起勘合,在场所有人都听出了这一百八十万差额的意义所在。
此时的秦哲脸上已满是笑意,“秋税的征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