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5计天下利(2 / 2)

加入书签

至此对话仍未结束,温绪转身面向群臣,行一礼后又道:“陛下册封登基大典在即,请问陛下,朝中特加恩科否?”

秦哲微怔,与段浔对视,段浔颔首确认,“遵循旧例,天子册封,当特加恩科录取学子入仕。”

“任贤使能,为君之道也。”温绪重复秦哲之前的话,缓缓抬起眼来,“陛下既为臣破例,那么恩科录取,学子当不限出身,无论男女,请陛下熟思。”

他视向了她。

咨阅的心神被他狠狠攥住了,她不由屏息,张开喉舌才得以呼吸。在这一刻,他攫取了她所有的骄傲,得意从她的面上褪去,笑意从他的唇角延展。

她恶意打压他,而他呢,以德报怨。

“哥哥的登基大典就要按期举行了,哥哥称帝后,应该会加恩开科取士。大监,恩科录取,四门馆的学生有资格上榜。”

“殿下想为四门馆的女学生争取上榜名额。”

“大监懂我。有劳大监!多谢大监!大监真好!”

那晚,在佛眼的见证下,他允诺,当下他要为她兑现承诺。

她怔然,只是凝视着他。

殿中静得可以听到又一阵秋风经过时的吟唱,她官帽上那双纹丝不动的帽翅轻轻晃了起来。

“是。”她接上他的话笑,“哥哥既然要为温大监破例,也当为四门馆的女学生破例才是,这样才公平。”

佛祖面前的密谋唯此二人知情,初闻该项提议的大部分人反应不及,神色一时摆脱不了诧异,面面相觑。

女子通过科考入仕。

惊世骇俗。

无人发言,这次是无人敢言。

秦哲皱眉,迟疑道:“这项提议是否过于胆大了?历朝历代都没有科考录用女子的先例。诸位爱卿有何看法?”

洛城世子独孤上野笑道:“先例打哪来的?总得有第一例。此事陛下开个先河,后世不就有先例了?”

“不妥,不可。”吏部尚书田青禾道:“科举录用之法,虽经朝代更迭有所变更,甚至于陵替失序,但从未有针对女子的铨法问世,大秦以法为教,无法为据,女子如何能有科考入仕的资格?”

靖王冷嗤,“田尚书眼下倒想起祖宗法度来了。本王倒是想问问,大秦可曾有针对宦臣入职文官官职的铨法?宦臣有资格入朝堂,女子怎无资格登仕路?”

田青禾被靖王这席话驳得哑口无言,这是明嘲他心中有两杆秤,对上怯懦,不谈法度,对下倒搬出祖宗开腔。

段浔道:“女子入仕为官,本朝目下就有三例,其一昌睦殿下任四门馆博士,其二皇后娘娘任四门馆画学科博士,其三河州唐氏之后唐颂任花鸟司司长,这三位为官期间均有建树,若非圣令特许,她们本无入仕的可能。陛下,计利当计天下利,如果国朝给予女子入仕的机会,她们成才后当能报国功。臣想不出任何女子不能入仕的理由,她们不配么?”

她们不配么?

这一质问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声震高瓦,余震响在满座人的心膛内。

无人预料到在逞一番舌辩之能后,今日这场朝会会被他们自己推动到这般局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