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永安(2 / 2)
萧羽驻足,看一眼天上月,回身看向门边人,看向他腰间一把水晶柄龙首吞口的小刀问道:“江大监这件配饰很别致,不是俗物,这样的物件淘得来,一间宅子买不起?”
江陌一笑,回道:“能淘来这物件,凭得是机缘,钱财不顶用。”
萧羽回过身,回望那盏月。
今夜月的边缘很锋利,月光如刀光。
唐颂低眉端详手中这把横刀,它刚刚又被磨了一遍,经过数次打磨,它的刃没有变薄,在月的映照下看起来温柔了一些,刀光如月光。
她收刀,将一尾月光掩入鞘中。
芳林门外的巷子尽头没有人,她注视片刻,仍未等到那个人。他的又一次失约。
平康初年,十月底的深秋,秋风厚重,把人吹得发寒。
唐颂回到值庐,喝茶暖身,放下茶壶时,那顶白瓷壶盖碎裂开来,前后不知有多少位花鸟使将它提起又放下,它旧得终于到了碎裂的时候,甚至没有发出一声叹息。
唐颂伸手抚它的裂痕,裂口处粗糙又锋利,按压上去有轻微的痛感。
她不想回身,不想步入身后那个月夜。
然而,未等她更换一枚新的壶盖,一个消息骤然而至,逼她回身,逼她不能在门窗内栖身片刻,逼她步入当下的月夜,与高悬的月匆匆对视一眼。
“司长!出事了!”钟黎跨进门,焦急的道:“方才御史台的官员到访六闲马场,以‘谋反坐赃’的罪名带走了靖王殿下,已经走到了永安门。”
永安门处。
左右监门卫上将军林策正在查验御史台五名官员和靖王秦衍的门籍,?囊里抽出牌子,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正面看完,翻过开看反面。
一位御史道:“林将军,在场的跟你都是熟脸,请您快些。”
林策嗤了声:“咱们也是照章办事,马虎不得,甭管谁,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得遵我这道门上的规矩,快不了,没得坏了章程,回头上头追究起责任来,算你的,算我的?”
那名御史张口还要同他争辩,林策一个跨步,迈到宫墙外的一盏灯下,对着光,皱着眉,仔细查手里的门籍,“背光地方瞧不清楚,各位多担待。”
是因那声催促把这位看门神得罪了,故意呢这是。
五名御史虽不耐,但都未再发言,平心静气的等待。林策话多,聊了起来,“这么晚了,过了门禁时间,各位入宫有急事儿吧?”
五名御史闭口不言,林策把验完的?囊还给他们,把手伸向靖王府的长史关炎培勾了勾说:“来,关长史,就剩你一人儿的了。”
没等关炎培本人开口,一旁的靖王先道:“他不入宫,不必查验。”
林策抬眼,就着灯光,把面前一众人看了个遍,瞥了眼一脸急色的关炎培笑道:“这怎么的,靖王殿下,您不会是犯事儿了吧?”
话说着,他望向他们身后,伴着一阵马蹄声抬手打招呼,“唐司长,夜里好。”
众人回身看去,一人一骑已行至近处,静在了他们面前,因她人在灯火外,只能看清她的轮廓。
月沉了下来,来人喝了声马,携着满身的鸟啼花影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