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青焰(2 / 2)
她抬眸,望着他摇头,眸底泛出动荡不安的雪光。
??
平康初年,十一月十五日。武州。
唐颂和两个牧丁一起清理了马槽里的雪和杂物,往当中加了草料。城门处走来一行人,她回身望过去,见到武州都督卫韬带着五位将领正往城内走来。
秦衍修好一匹马的马蹄,起身迎了上去。“殿下,”卫韬扬着手中一封牒文走近他,面色看起来十分凝重。
秦衍接过他递来的军报,垂眼翻看起来,“丰州天德那边儿来的军报?”
卫韬颔首:“说是有军情,让咱们边境都留意起来,做好协防。”
大雪压上去,压低了秦衍的眼睫,唐颂看不清他的神色,只听卫韬在一旁陈述牒文上的详情:“天德军里混进了突厥的两个间人,烧了一车粮草,好在他们是当场发现了,及时止了损。”
“以往没听说过境外间人混入军中的事件。”秦衍将牒文来回翻看了数遍。
“咱们这儿没有,”卫韬道:“丰州这是第二起了,半个月前就有一次,间人在军中作乱,杀了天德军一个兵员,军报发回长安,不知为何,朝中没有作出批示。”
唐颂距他们有一箭之地,相隔不远,但因寒风的阻挠,他们的对话听起来有些不明朗,她向他们走去时,秦衍合上了手中的牒文,问道:“丰州那边自查了没有?”
“查了,哪儿能不查。”卫韬咳嗽了一声说:“可惜线索不明,说是那间人在军中潜伏已久,事情败露后,自我了结了,没来得及拦下,查他的履历,伪造得是咱们大秦的户籍,难怪是个孤儿。”
孤儿。
唐颂驻足,脚踝陷入了松软的雪层,不断下坠。
秦衍的一侧断眉正对着她,她看到他的眉峰紧紧皱了起来,“那间人什么时候入的伍?他们查清楚没有?”
卫韬凝神,想了想点头,“顺永三十六年,月份……八月!对,是八月。”
顺永三十六年八月。
唐颂想要发声,她启齿,被迫吞咽下了一口雪风,它紧攥她的喉舌,钳制她的脖颈,她失声,僵冷,终于等到秦衍抬眼向她望过来。
他眼中降临的这场大雪将她掩埋,她不断地下坠,下坠。
??
平康初年,腊月初一,戌初。
嘉猷门。
一名太监端着一盏油灯过了门,遥见一人打咸福殿那面走来,他?着雪迎上去,见是尚仪局的一位宫人。“上官典赞。”他走到人的面前行礼寒暄:“您出宫去?怎么打这儿走?”
上官苍苍对着他笑了笑,“走个近路。”
太监同她说笑:“奴婢猜,是今儿晚上世子爷打宫城的背处走,接您来了吧。”
上官苍苍笑称:“差不多吧。”
太监把手里的油灯递给她,“您拿着,这段路黑灯瞎火的,况又下着雪,不好走。”
“公公留着吧。”苍苍道谢。
“奴婢到咸福殿交办差事,就在近处,千步廊里好走呢。”太监抬了抬手,“姑娘拿着。”
他是掖庭宫里的老太监,为人很和善,从前她在云韵府时,两人有过多次言谈来往,算说是熟人了。于是苍苍没有再推拒,接过了那盏油灯,又道了声谢。
太监对上灯下一双明眸,感叹般的笑,“真好,姑娘的日子可算是苦尽甘来了。”
苍苍也笑:“托公公的福呢。”
太监一挥手,背着她走了,“晚了,不耽搁姑娘的腿脚了,姑娘慢走。”
苍苍对着他的背影笑道:“您也是。”
千步廊是副镂空的体格,从中穿行而过并不能避寒,雪风灌进来,追咬着内含温度的活物。
灯托里失去了热烈的颜色,只余一盏青焰,惊慌错乱的跳跃着,苍苍弯曲手指,护住了它,安抚它平静下来。走到廊子尽头,她向芳林门上望过去,大约半刻钟后,他就来接她下值了。
走出廊子,她的靴尖刚刚触到雪地上,苍苍忽然听到一声金属的撞击声,她凝眼,看到有人从芳林门所在的一带宫墙上翻身而过,落在了宫内的地界上,她移动目光,不止一人,是一群人,他们之后,还有来着。
他们身上穿着甲胄,苍苍在平康帝的登基大典上见到过,是平康军特制的甲胄,可是他们手中却提着弯刀。
深寂中,一种剧烈的悚然之感从她的骨子里泛出,顶撞着她的胸膈。苍苍呼吸发紧,慌忙蹲下身,将手里的那盏灯焰摁死在了雪地里。
但就是这一瞬的举动,吸引了墙根处那群暗影的注意,他们由密集变得分散,潮涌般向她扑来。
她回身,逃回了千步廊中,她一边奔跑,一边解开肩上的大氅,甩脱了累赘。
雪风带着她,将千步廊里幽暗的灯影吹拂得向一边倾倒,几欲熄灭。
她不敢回头,只能拼命的向前奔跑。
通过千步廊,坠入雪地中,她的官靴陷进去,难以抽拔出来,苍苍丢下它们,继续往前跑,跑得靴袜全部脱落。
她的脚掌踏在雪中,寒意入侵,渗透她的骨髓,封锁她的胸腔,逼得她不住喘息,她能听到雪风不断灌入她的喉鼻,流窜于她的心肺间,声嘶力竭的叫嚣着,叫嚣着。
她不辨方向,穿过雪地进入宫巷中,只往有光亮的地方跑去,终于在淑景殿门前,她遇到了一个活人。
苍苍跌倒在地上,攥住一把冰雪爬起身来,她抬眸,遇到一双稚气未脱的眉眼。
小宫娥陌生的面孔在她眼底惊恐的颤动着。
“快逃……”她开口,嗓子却哑着。
小宫娥慌忙上前来扶她,“您……您这是怎么了……”
苍苍甩落手中的雪,一把攥住了她的手腕,深吸一口气,拉着她向宫巷深处迈进。
她遇到了一个宫人,又遇到了很多个,她拉不住她们所有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