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57嫁衣(2 / 2)

加入书签

车厢里的人提唇暗嗤,她想起了姑母伊阙公主的告诫,男人绝大多数都是俗物,他们不喜欢锋芒过盛的女人,他们喜欢女人欲语还休的屈从,他们相信诗人带给他们的幻想,这类俗物最终会被女人美貌的利刃穿透。

寥怀从后方跟上来,下马后向他呈上一封牒文,罗追接过后打开来看,上面罗列着昌睦公主的嫁奁,金银?匹,珠玉翠宝,应有尽有。

“我听说,”他问:“大秦宗室收回了公主府的食邑和食实封,是否属实?”

寥怀回答:“属实。”

按大秦律,公主出嫁后,驸马可随公主获得四百户到五百户不等的食实封。不过这牒文上头的物价总额可抵公主府以及驸马数十年食邑和食实封的收入。

平康帝用一堆锦绣财物向吐蕃表明了忠心,同时切断了跟昌睦公主的血缘,在这位哥哥眼中,他视妹妹犹如一件精美的器物,用以缔结和平。

罗追合上牒文,再次看向车窗边,他竟为幕后的她生出一丝怜悯。

寥怀道:“还请王子核验。”

人和财物俱在眼前,没有不尽数收入囊中的道理。罗追叫来他的行军将领,命道:“入城。”

吐蕃五千兵马留在城外驻守,另外五千跟随罗追入城迎亲,一条军令迅速在队伍中传递:拒绝大秦一方提供的任何酒食。

进入原州城后,大秦一众官员邀请罗追在附近兵驿的正堂中暂坐,罗追吩咐随行他的礼官前去核验昌睦公主的嫁奁,过了整整有一个时辰,罗追频繁视向门外,等得甚是焦躁,终于等到他的礼官回来,礼官满脸的喜色,向他回禀道:“殿下,属实。”

罗追闻言起身,看向不远处的城门道:“按照你们大秦的风俗,当几时接亲?”

寥怀抬头看天,鹅黄的云丝在天边涂抹出千万笔黄昏,“酉正,就是眼下。”

昌睦公主的婚房就设在兵驿内,大秦作为丧权的一方,被迫答应吐蕃提出的条约,本该热闹盛大的仪制不得不一切从简,省略下达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五礼,只余亲迎一道礼节。

罗追立于院外向婚房的正堂当中看去,行军属下们领悟他的示意,代他先行入婚房中踩道,片刻后他们出来回话道:“公主人在侧室,再无他人。”

罗追这才放下心,向院中走去,与此同时,燕序齐向留在院外的吐蕃礼官道:“请大人随我到茶房、酒房内运送公主殿下的嫁奁。”

那礼官看向行军将领请求示下,吐蕃的行军将领颔首示意:“腿脚快些,等殿下迎亲后,立马出城。”

一车接一车的财物通过原州城门向外输送,留在城门外的吐蕃兵马前来接应,他们暗暗隐忍,只等一个信号,一声暗语,届时他们便可乘原州守备松懈的间隙,一举杀入城中。

其中一人仰头看向城门的高处,在双方的接洽之初,大秦一方已经按照吐蕃的要求撤下了城楼上的兵员,只要上方的视野不受威胁,这已经洞开的原州城门便脆如一张薄纸。

他心中的暗喜酝酿着,翻涌着,垂下眼来,面前骡车上的箱子却忽然被什么东西从里头顶撞开来,一名大秦将士从中翻身而出,肩上架着一座弓弩正对他的咽喉,虎视眈眈的默笑着。

他惶急,张开喉舌想要呼救预警,然而他的表情霎时凝固在了脸上,死亡逼近的最后一刻,他看到从自己喉头涌出的血喷溅了对方满张脸。

大秦的将士没有躲避,品味着那股温热扑面而来的触感,他起身,居高临下,轻蔑的视着他倒下,生生等着他死去。

兵驿内的陈设很简陋,所以此时昌睦公主的闺阁完全不是大秦诗人笔下描绘的那般,玉槛朱栏,欢声笑颜。

好在大雪未融,那扇窗如白玉雕砌的一般,窗边人身着一袭正红的嫁衣,安然而坐,像大秦俗间信仰供奉的那尊菩萨。

菩萨身披红尘,狎/亵起来该是何等春光漏泄的滋味。

他抬起案上的喜秤,去挑那抹红,她抬起一手,轻轻挡开了它,端起案上的一只酒盅,然后向他微微躬身,他会意,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