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68擒风捉月(2 / 2)

加入书签

好在众人依次开口,缓和了他们之间剑拔弩张的局面,他的提议没有通过。

堪会结束,她望着他,等待他的解释,只是时间紧迫,她来不及等他解释了。她听到他唤出她的名字,可那时她已经转身了。

然而,他还是做出了那个冒险的决定。

萧羽接下来的话印证了她的猜测:“是秦衍,他向我们营里借了照明用的烟火,带了五十人马离城,营里的人没能拦住,告知我时他人已经走远了,半个时辰前。”

“萧泓然,拜托你一件事。”她边说边往城下走,“帮我守好弩台。”

这是今夜她的职责,萧羽望着她的背影颔首:“好,你放心。”

来到马厩放出她的白马,看守马匹的银子一跃而起,蹲立起来等着她上马,她垂眼,看到它眼中的信任和期待,要去打仗了,它明白她的意图。她伸手,想要摸摸它的脑袋,但是手掌悬停片刻后还是收了回来,它已经长大了。

跨坐上马时,唐颂吹响一声长哨,鹰坊内的一只矛隼应声而来,她高喝,玉旌展开蹄足飞奔向前,刃飞来,敛翅驻于她的肩上,出了城门,它再次腾飞,向夜的深处滑行而去。

黑夜就像是上苍施与人间的一场又一场祭典,无数残酷又血腥的事情发生在此时,而夜风就像是飘荡翻卷的灵幡,它拂过人们的面庞,在他们耳边哀声告慰。

唐颂闻听那些哀鸣逐渐成了呼啸,那是她心底难以按捺的惶急,她这才明白过来,她之前一次又一次的冲锋在他看来是多么任性的决定,他一次又一次追逐她的身影时,也如她当下的心境一般吧。

前方就是白草坡,在即将抵达之时,她身下的整个疆域开始震动,唐颂勒马停在原地,向前方观望着。

一排火光在白草坡的坡顶仓促燃起,它们照亮了吐蕃兵士们手里的弯刀,也照亮了他们人仰马翻时惊恐的神色。前排的吐蕃人马被绊马索绊倒,沿着斜坡翻滚下来,后排的几队人马不及反应,不及撤步,也跟着堕落。

人马像奔腾而下的瀑流,溅起迷蒙汹涌的烟尘。

白草坡的坡度极大,坡顶的人们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的同类下坠,但是无力挽回。

而她,是一位占据了绝佳视角的旁观者。

也许,今夜的上苍是眷顾于她的,她想。

此时,她看到是一卷无声的画面,她出神,耳边隔绝了他们的惨叫和哀嚎,只是静视着他们挣扎,垂死挣扎。

这一刻,她觉得自己心房的犄角是扭曲的,因为她觉得当下这一幕有着一种诡谲的壮观,她视着人们的性命在流逝,心底却毫无波澜。

忽然之间,她又惊觉,原来,原来这就是上苍的视角,当它俯瞰人间,审判人间时,它永远都是冷漠无情的,它可以忽略人间所有的祈祷,放任不幸变得更加不幸。

直到坡下大秦将士们手中的火把也跟着燃烧起来,他们拔刀出鞘,驱马向坡顶追击,她回过神,踏过成堆的死尸也跟着向前追去。

追。

再追。

她驰入军队中,找到其中将领,喘息着说:“秦衍在茶亭!”

独孤上野偏脸向她视来,惊讶的看她了一眼,“唐颂!你怎么来了?”说着又点头,“我听说了!”

唐颂攥紧辔策,一边驱马,一边急切的问:“吐蕃多少人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