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梨汁膏(1 / 2)
直到回到宅子里,陆琼依旧想不清,谢洵为何会从谢府出来,除非是府中的人?
何况他也姓谢?
想起先前有人好似提起过,谢家有两个郎君,大郎君为官,小郎君……好像考上举人便没风声了?这么一想,好似也能说得通,那想必谢洵有可能是谢家的小郎君。
不过为何说他还在准备秋闱?还隐瞒身份?难道他都喜欢玩“扮猪吃老虎”这一套?
不过这事与她无关,便不再去想跟谢洵有关的事,只是以后对这等大人物要更加谨慎。
可次日醒来时,她便将这一切忘得一干二净。
这几日陆琼一直在反复淘米、炖粥、再淘米……今儿可算是好些,这粥底火锅的热潮可算退去不少,她也起了兴致,捣鼓起梨汁膏。
入秋后,汴京便一直干燥,早上起来脸便紧绷着,时而还会嗓子干,正巧梨能润肺,熬一些梨汁膏还能防燥,叫这段日子好过些。
前朝妃子还用梨汁膏来养颜,可这对陆琼来说是过于奢靡。
再到市集买二十斤秋梨,蜂蜜两升,姜半斤,这便花去近百文,可肉疼!
所有秋梨都需削皮、去核,用平日捣杨梅的石臼捣烂,最后用粗布过滤,梨汁入锅,加姜汁,文火熬至有些粘稠,下蜂蜜搅匀,便可。
本以为买得够多,她做完才发觉,这只是一罐的量。
杨姐儿也觉得吓人,“嘶”一声:“那前朝的妃子要耗光多少梨?这梨膏也这般能‘吃’梨汁,全都没了,方才可是捣了许久。”
陆琼没回话,挖一勺梨膏,是琥珀色的,闻起来有一股涩意,还带着药香味,沁人心脾!
刚把梨膏封存,便见许久不来的沈二娘到访。
陆琼端了一盏新点的茶,装作生气:“大讼师这般忙,连抽空来小店的机会也没?”
许是从别处赶来,沈二娘还喘着气,饮下半盏茶,才道:“这些日着实忙,昨日还接了一桩和离的案子!”
“和离?”杨姐儿听到这个可来劲了,恰好店内食客不多,干脆也端把椅子坐着听。
陆萱也喜欢听她讲在讼师生涯遇到的事情,也跟着坐好,睁大眼睛,就等沈二娘讲和离的事。
“郎君在外日久,竟带回一位面生的小娘子,娘子便要和离并带回先前的嫁妆,可郎君却不肯。”
杨姐儿不解,瞪大眼睛好奇问,可这事找讼师有何用?
沈二娘道:“这你有所不知,妇欲离而夫不愿,此案得请讼师帮忙,代拟‘陈状’,还能争回嫁妆,分家产。”
杨姐儿似懂非懂:“这对那娘子来说是好事……”
陆萱分明听不懂,却也跟着摇头晃脑,沈二娘觉得有些可爱,摸了摸她的头。陆琼则在一旁若有所思,总觉得好似在哪听过这事。
不过沈二娘也没说太细,毕竟吃完早食还要忙着给被人办案子。
......
明日便是九月初,正是秋闱放榜日,店里也有不少人在讨论,陆琼听着这些琐事也觉得有趣。
“段家二郎可能夺下榜首?”
“这是可说不准……”
还悄悄聊起先前科场舞弊一事,据说当时连累不少人,还把春秋两闱停科一回……对朝堂来说是一句话,对寒窗苦读的书生却是要多耽误三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