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药膳鸡(1 / 2)
昨夜从龙津桥一路走到东街,见卖货郎的摊子摆了不少灯,便买了两盏,皆是鱼灯。
还做得栩栩如生,鱼嘴张着,鱼尾往上翘,灵动极了。
陆琼一早起来,便挂在门上两旁,一左一右,鱼嘴相对。这叫年年有“鱼”,而她们家还是两条,那便是双倍!
天一冷,陆萱便总是窝在床上不肯起,叫也叫不动,所幸铺子里有杨姐儿,便也随着她。
可今日不同,上元节的食客定要比往日还多,陆琼故意把手伸出去,放在水里浸上一刻,指尖刚挨到水边冻得不行,直跳脚。
一路跑到陆萱的卧房,见她还在睡梦中,便把手伸进她被窝里,只见陆萱嗷嗷大叫:“阿姐!”
陆琼的手也顺势捂热了,笑着把她叫起来:“说好的今日要来帮闲,还不起就再来一回……”
陆萱整个人缩进被窝里,转身背对着她,一副不听的摸样。
不过最终还是屈服在陆琼手里,眯着眼套上衣裳,便去洗漱,水还冻着,牙一沾上又忍不住嘶一声,这下彻底清醒了。
来不及做早食,便到东街买了包子,正好碰上杨三娘,裴丫也站在一边被她牵着,见她们来了,还咧着嘴笑:“买馒头……”
杨三娘给完钱,也转头看见陆琼二人,便扯了个笑。
裴丫穿得圆滚滚,面色红润,一瞧便知道被照顾得很好,许是上回的事也给他们长记性了。
裴玉一早也出门了,杨姐儿还得回去看铺子,便先走,而裴丫也在身后蹬着小腿跑。
陆琼买了豆沙包、笋丝包,还到水磨豆坊买了碗豆浆,呼呼冒着热气,像是会把嘴烫出泡来。
不过在这种天气里,饮一碗热乎的豆浆,全身都跟着暖和。
笋丝包加了猪油,红油都渗出到包子外皮,陆萱呵着气,咬下一口笋丝,还切了胡萝卜,带着甜味。
昨夜下了一场小雪,陆记前的青石板上积了一层薄薄的雪,留下几个深浅不一的脚印。杨姐儿手握竹扫帚,轻轻扫过地面,嗦嗦作响,雪被推开,露出湿润的青砖。
程娘也说要来帮忙做元子,可等到日上三竿了,也见不着人。
“定是胡乱说的,她就不像是勤快的人。”
陆萱小嘴说个不停,自从知道程娘并非是她亲族后,便胆大起来,连长辈都干编排。
陆琼把新搓的元子端上灶台,隔着一段距离道:“你日后说话得小心些,这话叫人听了算什么。”
被人训了,陆萱高兴不起来,拉着脸,就连最爱的芝麻馅也没干劲做了,胡乱搅一通。
杨姐儿取了个剂子在手中,捏成小碗状,把馅料一点点掐进去,笑得直不起腰。
也是在这时,程娘一脸倦意近来,见她们在包元子,便上前坐下。捏起一小个糯米元子,放在手心压了压,瘪成一个饼状:“看起来也不难做。”
陆琼见她手脏便去碰元子,气得锅里水开了也没下元子,压抑着怒意:“程娘!”
这才第二日,又给她找麻烦,若不是念在她的身份,早给她轰出去了。
程娘只好去洗净手,不过也是挨一下水就起来,最后被陆琼盯着洗了好几回才罢休。
杨姐儿莫名喜欢她,便亲自教她包汤圆,在手中放上剂子:“先搓圆,再按在中间,扯出一个口来,慢慢转成一个窝窝……”
程娘手上有几道疤痕,新旧皆有,手一直在抖,捏成厚度不一的窝窝,只能放不到半勺馅料,不过最后收口也是圆的,算是做成了。
看着与杨姐儿“差不多”的元子,程娘也笑出来:“没想到我还挺有天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