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宴会惊变(1 / 2)

加入书签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几场秋雨后,扬州转凉。扬州牧的儿子刘豫这日在野外大摆宴席,宴请群英。众人正喝得酒酣耳热,一苍头匆匆来报,面露喜色。

“恭喜小府君,李照那厮已落网!”

刘豫闻言大喜,放下手中酒杯,对左右言道:

“我请诸君看一出瓮中捉鳖的好戏!”

说罢哈哈大笑,震得杯中酒液晃了晃。

一宾客附言道:“近日君侯为李氏母子所辱,君侯本意礼贤他们母子,怎料那李氏母子有眼无珠,居然轻慢君侯!害得君侯蒙羞。府君此为,一雪前耻!”

刘豫仰头大笑,将手中热酒一饮而尽。

“那李氏母子本就是身份寒微的贱民,焉能与我阿父相提并论?我阿父让他们提鞋便是对他们的恩赐!此等贱民还妄想丹阳郡太守,且看我诛灭乱贼!”

说罢又啜了一口热酒,继续道:“这李照真是愚蠢,我只是口头上说相邀,谁知他还敢赴会,这不是自投罗网么哈哈哈!”

又有一宾客嬉笑道:“那李氏母子还有断袖之癖哩,专好未及冠的少年男子!”

在场众人纷纷捧腹大笑,个个笑得人仰马翻,席间唯有一人缄默不语。刘豫向那人看去,原是他身边的一个清秀少年,年纪约莫十七八岁,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刘豫顿感不悦,以为他存心拂意,面露怒色。

“喂。你做什么不笑?”

那少年侧首向他微微一笑。

“府君有何请示?”

刘豫向来心浮气躁,顾不得多想,便认定他有意捣乱,挥拳朝他面门砸去,少年也不躲,生生挨了他结实一拳,不禁行止踉跄,几欲向后跌倒,所幸旁人搀扶他这才稳住身形。

再一看,少年白净的面皮上已经鼻青脸肿,一条鲜红的血线从鼻腔淌至嘴角。然而少年不惊不惧,仍淡淡一笑,从怀中取出帕子拭去血迹。

刘豫见他喜怒不形于色,心下更怒,扬拳再打,却被身边人阻下。

“世兄这是做什么,群英宴会,犯不着和一个小厮置气。”

那少年此时一副处变不惊泰然自若之态,激得刘豫忿忿不已。

这小厮自称扬濯,蜀郡人氏,是甚么扬子云后人,三月前来他府中谋官,他阿父一向惜才爱才,见这少年出口成章,料定少年见识不凡,便将扬濯留下置于刘豫身侧,辅弼儿子读书。

刘豫向来是个只爱斗鸡走狗不爱圣贤的纨绔子弟,哪能容得一个张口圣人闭口非礼的儒生在他耳边嗡嗡作响,加之这与他年纪相仿的少年才学相貌远在他之上,心中怎能服气,是以用各种恐吓威逼的手段企图让少年知难而退,逼他自行离去。

哪知这少年生得一副清秀可人的相貌,脾气也是极好。任刘豫如何怎么打砸摔骂,他也是面色平和甚至付以一笑。

刘豫见打骂无用,想起他最重才学,定无法忍受他人讥讽,遂心生一计,指着扬濯叫道:

“喂!你不是很有才学么,现下就写一首诗歌!”

扬濯闻言挑眉,起身一揖。

“那么府君想要小人作什么诗歌?”

刘豫嘻嘻笑道:“就作一首骂李诗歌!对了,还要把李氏母子二人玩弄少男的事也写进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