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朝堂(2 / 2)

加入书签

又因其背后有太子撑腰,历任布政使要么选择沉默不提,要么选择同流合污,终究拿他没办法。

唯有柴存,为了推行退田新策,凭借年轻气盛的劲头,敢于拿出勇气直面挑战王氏一族的权威,动摇他们的利益。

当然,光有勇气,肯定会输得一塌糊涂。

柴存经历了数不清的难堪,五次抄家,三次下狱,两次免职,局势被动得连王府三岁小儿也能欺辱他几句,“柴大人又被抄家啦!抄出十块铜钱!”

柴存过得没个官样,更没个人样。

他万念俱灰,在破庙里买醉,肆无忌惮口出狂言,“国将亡矣!”

可就在他对人生绝望之时,三皇子左琮霖及时出现,拯救他于危难之中。

三皇子向来喜欢在暗中行事。他助柴存重获官职,替柴存抵抗来自太子一方的压力,让柴存得以顺利推动退田新策。

不久之后,退田新策大获成功,王氏一族也因此倒台。

柴存起初以为,这是因果报应,是王氏一族作恶多端带来的必然结果。可在看到王氏一族的罪状之后,他惊讶地发现这结果超乎想象,除了放高利贷与抢占田地之外,还有买官卖官、勾结倭寇、为太子私设金库、为太子培养叛军,看得柴存眼花缭乱。更离谱的是,所有罪状的检举人签名处,竟全都是他的名字。

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事!

他才终于意识到,他似乎成为了三皇子对付太子的武器,同时也是背锅侠。

他想去找三皇子问个明白,到头来得到的只有管事的一句话,“殿下助你事业辉煌,你可不能当白眼狼!”

他这下是切切实实地确认了,他本无心涉及党争,却已在无意之中成为了党争的棋子。

他调整心态,自我安慰,“没事,争就争吧,起码我退田新策成功实施了,也算满足了愿望。”

无奈世事难料,他在随后的回头检查中,查出退田贫民的名册被人做了手脚,大部分田地被划入了三皇子的亲信赵氏名下,让赵氏成为了王氏第二。

从太子的口袋掏出来,又进入了三皇子的口袋,那他新策到底策了个什么?

他勃然大怒,好家伙,原来这老大和老三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他连夜收拾行囊,准备上平京讨一个说法,要一个公平正义。可哪能想到,他还没到平京地界,城内就已发生了大震荡。

癸卯事变,三子夺嫡,六皇子意外胜出,太子与三皇子皆命送当场。

局势突变。

柴存郁闷不已,他还没开口讨说法,三皇子人却没了。

柴存更郁闷的是,他压根没参与所谓三子夺嫡,却因退田一事证据确凿,当即被判定为三皇子同党,压入大牢。

柴存仰天,轻蔑一笑。

呵。

人生可真他娘的曲折无常。

***

对于柴存的处理,小皇帝左琮阳征询群臣意见,群臣各执一词。

都御史张达认为,对柴存理应一视同仁,按律处置,“其他余党可全已伏法,若是徒留柴存一人,如何说得过去?”

内阁首辅梅季远反驳,“对余党的处置,并非只有问斩这一法子,张大人何苦揪着柴存的一条小命不放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