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祖母3(2 / 2)
老太太叹气说:“错事已然做下,认识到又有何用?既然做错,就该收到惩罚。”
阎月反问:“既然知道是错,那为何还要做呢?”
老太太自贬道:“因为太过蠢笨无知。”
蒋老忙替老太太说话:“她此前并不知那样做会害了孙子,她也是被人骗了!”
“被人骗了?”阎月很吃惊,谁会骗她虐待孙儿?
即“孔家夫妇行商归来,嫌弃老母、气死老母”、“孔家老太太虐待孙儿,被儿子儿媳撞个正着,受虐吃土而死”后,又出现了第三个版本。
孔老太太年轻时是能干的,正因为性子够烈,才能让她与丈夫在外出行商的种种坎坷中,没叫人欺负了。
这个儿媳是她选的。
因为儿子随了丈夫,是个和善好说话的,这性子容易吃亏。她特意选了一个与她性子相似的儿媳妇,想着有厉害的儿媳镇着,她百年时才能走得安心。
当初她嫁到孔家时,婆母已经故去了。她没经历过婆媳关系,所以完全没想过,两个脾气厉害的人遭遇到分歧时,该如何解决?
小两口新婚时,一家人尚能和平相处,儿媳孕期开始累积矛盾,坐月子时彻底爆发。整整半年多时间,婆媳俩几乎隔三差五就要吵一架。
儿子两头哄、两头劝,里外难做人,最后实在受不了了,商量带着媳妇一起去行商。
长久不见,累积的思念转化成包容和宽恕,成为一家人和睦亲善的关键。在矛盾未积聚到燃点时,再一次的离别之痛即将到来,那些差异和分歧便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三年的和睦日子,被孙儿莫名频繁生病打破。
孙儿活泼好动,不到三岁就开始满院子跑,孔老太太原本还挺高兴,谁成想孩子却突然开始体弱多病。
郎中诊断说是脾胃虚弱,加上孩子开始不爱吃饭,愈发瘦下去。
儿子儿媳开始怀疑,老太太照顾孙儿不尽心,再次爆发矛盾。
但孩子看病吃药需要钱,夫妻二人无法,还得出去行商赚钱。老太太对孙儿更加细致入微,将钱给孙儿买精细粮食、肉,自己只吃腌泡菜和杂粮饼子。
岂料孙儿并未好起来,依旧容易拉肚子,又因需要喝草药,更加不爱吃饭。
老太太眼瞅着孙儿就要长不大了,急得四处求神拜佛。某日打听到一位云游此地的道士,是个妙手回春的半仙,立即求上门。
道士说孩子活不过一年了,吓得老太太肝胆俱裂,当场下跪求道士相救。
道士说擅自改人命运要遭天谴,老太太捧着丰厚的诊金,只换得一颗鹌鹑蛋大的药丸。
那药丸果然管用,对孙儿的腹泻有奇效,只是没好几日,就再次病发。老太太奉上家中所有积蓄,又将额头磕出了血,才感动那“半仙”出手相救。
道士给了她一匣子“观音土”,据说是观音菩萨从天上带下来的土,给病人服用可治病延年。
自此,孙儿每次腹泻,老太太都会喂孩子吃下一块土。
她也怀疑过,因为孙儿的身体却并未好转,面色依旧蜡黄。后来孙儿肚子开始发圆,她才觉得果真有效,因为孩子真的开始长胖了。
直到儿子儿媳回来,与她大吵一架。
她说那是救命的观音土,儿媳却抓起一块往她嘴里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