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不知所谓(2 / 2)

加入书签

传闻只会传出江枕玉想让人知道的内容,所以大梁十二州的中枢参将都是他的亲信这种事,鲜有人知。

所谓的地方动向,在送到他手中之前就会被先一步筛选一次,留下来的便是地方不能轻易做决定的大事。

江枕玉没有那么偏执,说到底他对所谓的皇权也没有多大执念。

他的执念一直都在另一个地方。

然而正在他稍微有些走神的功夫,就听应青炀继续感慨:“要是我我就做个甩手掌柜,呈上来,多把压力转移出去,指责他人就好,何必为难自己。这样不就逍遥自在多了。”

应青炀本人的精神状态起码领先周围人几千年,他对自己亲力亲为剥削式的工作毫无兴趣。

江枕玉:“……”

好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标准纨绔发言。

江枕玉听得都烦了,心说讲学的夫子能撑着没把这个人轰出去,还让这人学了些文雅的用词,脾气实在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好了。

若是他在国子监见到这样的学生,估计会直接一笔断了他的仕途。抱歉,大梁太上皇就是这样和传闻中一样冷酷无情,残暴狠厉。

他彻底偏过头去,在心里默念清静经,把应青炀的唠叨当成耳边风。

应青炀就算再话痨,也着实做不到对着个快睡着的人持续输出,几次没了回应,便也作罢了。

他消停下来,一眼瞥到边上那已然凉透了的粟米粥,才惊觉自己忘了正事。

方才明明是想趁着江兄醒了,给他喂一碗热粥下肚,再把晚上那份药也让他一起喝了。

天杀的!他自小身体强健,又因为整日满山疯跑,健康了十几年,甚少生病,从来没体会过这种难熬的苦味,简直比他命都苦。

即便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应青炀也对这种仿佛多加了几倍黄连的苦药深恶痛疾。

可惜他一个不察,就耽误了正事。

应青炀委实难得有个人能如此畅谈,一时间没刹住车。

村里的前朝旧臣们和姜太傅是一路人,放在几千年后,就是大梁太上皇的顶级黑粉,应青炀对这位没什么偏见,在村里是个异类。

他甚少公然和长辈们唱反调,有伤和气,一个远在天边的皇帝,不值当。

但现在不同了,准备把这人强留下来的时候应青炀就想到了,他必然要和江兄做知己!

无话不谈的那种!

尤其是江兄这长俊脸,看着就让人心情愉悦。

在山里和长辈们呆久了,常年和隐有愁容的面孔面对面,应青炀人都郁闷了。

现在可好了,光看着江兄的脸,他都觉得自己能多吃下两碗饭。

可惜他把江兄说烦了,不愿意再理他,应青炀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