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0荣光之门(2 / 2)

加入书签

“郎君……”鹊印想搀住李谊的胳膊。

“别担心……我还好。”李谊说话时,嘴唇干燥得像是龟裂的土地。他轻轻拍拍鹊印的手,示意自己不需要搀扶。

“郎君,现下宫门已落锁,您今晚是进不去了。不若先去休息一晚,明早再入宫。”

李谊摇了摇头,“父皇命我一经入城,即刻宫门待召,不可稍迟。”

“可若陛下一夜不召,您要在这里站一整夜吗!?”

李谊未答,转头向须弥,道:“朝乘将军,谊于盛安城中并无居所,可否请您寻一落脚之处,容我小友休憩一晚。”

须弥没想到李谊会放心把人交给自己,稍顿一下后,扬手道:“带走。”

很快,鹊印不情愿离开的声音,就消失在丹凤门大街的尽头。

“多谢将军。”李谊回身颔首致礼,顿一下道:“将军已将谊送至宫门,仁至义尽。深夜天寒露重,您也先请回吧。”

“我奉命送七皇子入宫。您不入宫门,末将不会稍离。”

须弥负手而立,声音比拂面的初春夜风还料峭几分。连日的舟车劳顿,在她身上连一个褶皱的衣角都没能留下。

李谊没有再争执,微微点头后转回身子,双手垂于身前,长望朱漆门缝中被锁住的那一线宫城,终是合目静立。

在他侧后几步的位置,黑曜眼帘之下,须弥亦是闭目养神。

直到宫墙之内,打更声起,须弥缓缓睁眼,终是以清醒而审视的目光,转头看向身侧之人。

便是他已近在眼前,须弥还是无法看清楚、想明白,一个人格怎能完完满满塞下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

就如此刻,李谊被刻意拒之门外、为宫城中人视若敝履之时,敦州城外的党河山上,七殿连庙香火不断,殿幡领上风卷彩幡,声如诵经不息。

声声句句,都是祈他平安。

十二年前,博河之变后,宣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