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0万字茉莉(2 / 2)

加入书签

错失了这样一位同样对茉莉充满孺慕之心的同道中人,江荼还为此遗憾许久。

所以她原本最先想买的,就是封老太爷留下的院子。

可惜太爷去世的时候,将院子里的花托付给老管家照管,并且要求他临死前也要将院子托付给爱花敬花、可堪托付之人。

也不知这个爱花敬花是个什么标准,但那位老管家一眼就认定江荼一家不合适,拒不出卖,连看都不让江荼进去看一眼。

江荼舍不下也无可奈何,便在封老太爷对面的院子安了家。

如今,守着院子十几年的老管家,居然在临终前奄奄一息之时,将珍贵的院子托付了出去。

听张婶说,要不是新邻居执意不肯,老管家原不想收取他一分一厘,只求他可以善待满园花木。

这人,便是岑先生。

左思右想之际,江荼已经走到了对门的院门口。

先生搬来一年有余,江荼无数次走到这个门口,也都是止步于此,从未进去过。

今日来探病了,倒也有了进院的理由。

叩响门上的铜环后,岑伯一会就来开了门,寒暄后引着江荼进院。

江荼走路的步子原本不慢,可是在绕过照壁,终于得见院中洞天时,脚步竟是生硬地一顿。

那一刻,江荼竟有一瞬的恍然,怀疑自己方才走的那几级石阶,或许就是攀云梯,区区几步便可上至天庭。

所谓于晦暗中忽遇天光,于尘世中乍逢仙境,不过如此。

入此门中,不见灰墙土垣,亦无碧瓦朱甍,唯覆万千青绿,以及点缀其间,星星点点玲珑雪。

其间文风有如青衣佩玉,清雅更赛玉树琼枝。

络石喜阴,故而院中的飞檐俱是格外舒展,看似限缩了天井,可非但没有压得院落阴暗逼仄,反而犹如筛漏一般将落下的每一缕天光,都滤得格外澄澈。

而这里明明开满一院子的花,可直到江荼拖着僵硬的步子深入院中中时,才感到幽幽的香气袭来,且并非花香,而是清冷的草木香。

这香气不从五感之中来,而是从皮肤寸寸渗入,于脏腑中流转,直到钻入骨骼、沁入心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