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4须弥出山(1 / 2)

加入书签

江荼渐渐收回的一缕意识,好像上吊的绳子,将她拴在人间,也要她的命。

就是那多清醒的一点点,让江荼这才感觉到腰间的伤口,就宛如炼化铜水的铁炉。疼痛沸腾着散开时,将她整个身体,她每一寸肌肤、血肉、骨骼,都化作一滩炽热的铜水。

当被清醒放出的感知再次涌上脑海时,江荼眼前又模糊了。

这次就更奇怪了。她真切明白自己在梦里,可就是醒不来。这场梦里也没有她自己,只是给了她一个陌生的视角。

好似人死后,在参观人间。

还是西北,只是比起万里荒漠,这里有了残破的房屋和稀疏的农田。也因此看起来更荒芜了。

江荼看到了一个小小的石窟。明明都没有实体,但在进入这过于矮小的洞口时,江荼还是感觉自己的视线都低了。

这里,已然是人死后的归宿。只是一个埋在土里,一个嵌在山体中。

逼仄的洞窟,微弱的烛火,稀松的草席因简陋而摒却了人工编织的痕迹,倒像是从凹凸不平的石床上生长而出的。

床上,单薄吐絮的被衾包着一把枯骨,倒不那么显薄了。

床边,一个在寒冬腊月满头大汗的人在翻着药箱,一面压着嗓子,神情不悦地对挡在门口的小少年道:“再让他们退退!这洞窟原就闭塞,他们再把洞口堵死,还让不让小李先生喘气?”

少年得了命,立刻转身对周围乌乌泱泱包了几层的人连连挥手,也压着声音低低喊道道:“乡亲们,我师父说了,大家再往外让让,里面都要喘不上来气了。”

周围的男女老少都穿着暗哑的颜色,但因种色过多过杂,又挨得紧,这些灰土的颜色拼在一起倒也复杂。

这些人们闻言,立刻齐齐往后退,但嘴上却着急地质疑道:“你师父到底能不能行?这都几个时辰过去了,小李先生怎么还没醒?”

这话少年不爱听,登时瞪眼道:“我师父可是整个阗州最好的郎中,你要是不信那你来?”

乡亲们闻言,都怪那人不会说话,生怕惹了郎中兼徒弟不悦,连连道:“不是那意思。就是相信秦郎中,小李先生一倒,我们才几十里地赶去请来的。”

说着,便有人小声问道:“小李先生怎的突然病这么重?上周还在我们村里,带着我们重建过冬的牛棚呢。”

“你们还好意思说,就是从你们那儿回来的路上,先生的板车坏了,生是从沙里走回来的。”

“哎呦,沙里夜里风可大可冷,先生这身子骨怎么扛过来的……你们怎么也不说送先生回来?”

那人委屈道:“是要送的,可先生说来回劳顿我们,一定不让送。”

“是了……先生就是自己扛,也不愿麻烦旁人的……不过听说先生回来时虽然病了,但当下还能撑得过。

是货郎来时说了个什么消息,先生听完就病倒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