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142无厄之血(1 / 2)

加入书签

“他们在最艰难的时候,也没抛弃这个孩子,一口一口从嘴里省着,才把这个孩子养大。

宫城之乱后,我尚在敦州时,听说须弥近日公干至此,因素仰慕其名,便赶去想暗中见一面。

之前我还疑惑,传闻中一个十二岁的侍女如何能领头从叛军剑下守住宫城。

在城外的荒郊中,我便见识到须弥和隋陶诛杀一伙人,武艺之精湛、行事之果断、下手之狠绝,真乃旁人毕生修炼不得。

那一日,崔闽就坐在旁边的树下,拍着小手为哥哥姐姐助威。

任务结束后,崔闽坐在陶若里肩膀上,一行浑身是血的人说说笑笑就走了。”

李谊顿了一下:“他不是个例,无论能否查明底细,总之观明台中每个人,都不是因太子而存在,是因须弥存在的。”

鹊印认真听完,半天才感慨着道:“怪不得他们被虐杀,须弥他们在这么众矢之的的时节,还极尽残忍之能复仇……”

“是啊……”李谊的声音卷在风里。

“以暴制暴是下下策,但人也不总是有的选。”

。。。

层山之中,陈旧的道观矮小而饱经风霜,像是百年天生地长于此,和周围的古树别无二致。

鹊印驾驶马车缓缓停下时,满地的落叶起伏似是去年的旧物。

李谊只身拾阶而上,叩响大门。门开后,露出小道士稚嫩的脸和沉稳的目光。

看到门口人,他毫无波动,单掌行礼后,侧身容来者进门。

三清殿中,李谊先在三清像前三叩三拜,至殿后,果然见到了求见之人。

“玉安真人。”李谊恭敬行拱手礼,“良久未见,真人一向安好?”

玉安真人对李谊的到来毫不意外,更像是已在此处等候多时。

“七皇子。”玉安真人合住经书,起身回礼,眉目宁静。“上次相见,恍如昨日,原来又到见面时。”

面前的年轻人不加玉饰,疏朗一张清面,若江荼见到,必要惊呼一声“岑先生”。

玉安真人虽年过花甲、满鬓斑白,却仍精神矍铄、目光炯炯。

他初见李谊时,眼含笑意,再细看他面容时,虽温和谦卑,五官却为郁郁之气捆缚,不觉又隐隐叹气,不宣于口,只请坐看茶。

“谊唐突登门、冒昧来访,还望真人恕罪。谊此来,实有事相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