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55生民多艰(2 / 2)

加入书签

若不租赁田地,只能种虞家之田,归虞家管辖,不得归家。

以城东农户李长川和妻子为例,今年是他们给虞家种田的第二十四年。

这二十年来,他们每日寅时起,子时歇,一日休息时间不足两个时辰,二十四年无休,住草房、吃虞宅剩下的泔水,动辄被工头打骂。

二十年前开始,他们的四个儿子陆续开始为虞家种田,五年前,他们的孙子也开始为虞家种田。

而荥泽所有的私塾,都只招收虞家及与其有姻亲之家的子弟,当地其他富绅之子若想入学,都要缴纳巨额‘学资’。

寻常百姓之子,无一人有书可读,只能世世代代流血流汗流泪,为虞氏族人奢靡生活的艰难奋斗终生。

在平州,上到知府、下到里长,全为虞氏马首是瞻,事事以虞家为先,无论财政、律法皆为虞家倾斜。

四年前,虞家一旁宗子弟奸杀一对母女,其家人四处求人做主,却投告无门,连尸首都没有要回,最终在悲愤之下,最终举家投井而亡。

而这样的生活,荥泽的百姓已经过了几十上百年。”

赵缭流畅地滔滔不绝,没有丝毫的停顿,即便说着这样的惨剧,仍旧面部表情,倒像是背书。

李谊始终安静地听着,一言不发,也没有翻开面前写着“生民录”三个大字的卷轴。

赵缭终于停顿一下,重新换了口气,继续道:

“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百姓没有田。没有田,就没有银子,没有读书的机会,没有尊严,只能受虞氏折磨。

所以……”

说到这里,始终流畅的赵缭说不下去了。

不是因为一天之内被拒绝了十几次,而是无论谁答应,李谊都不该答应。

就是深藏藏锋,他尚且无法安然度日。

可如果作为皇子的他,站出来扛起反太子的大旗,就是再崇拜他的拥趸,也不会觉得他有任何公心,只会觉得他野心勃勃,意图搬倒太子,然后取而代之。

更别提在皇上眼里,这就是那个暗藏狼子野心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