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58无锋之战(2 / 2)

加入书签

然而钱华晖昂首而立,目光炯炯,毫无漏洞。

就在李谊因极度费解而沉默的刹那,钱华晖脑筋一转,随即转向李谊,身子躬得更低,谄媚笑着问道:

“不过兰台大人,下官实在不解,前来盛安府鸣冤者并非此一例,您为何唯独对此一事,如此上心?”

这一问,直击李谊当堂发问的动机,可谓大胆至极,却也是绝境求生的绝佳出路。

钱华晖自问懂得圣人之心,博河之乱是他头上永远的阴影,李谊才是他最忌惮的人。

与其越描越黑,不如祸水旁引。

然而,从来看着温和似水的李谊,却紧缩眉头,眼睛因为震惊和愤慨,而流露出凌厉的光芒。

他并不回答,甚至好像根本没有听见,诘问道:“若其人真为情而死,身上为何会伤痕累累,更有为人玷污之痕?”

钱华晖笑了一声,轻松之状不必细说,甚至唱戏似的,露出一副友好而不解的神情来:“那真是怪了。

尸首运来盛安,直接进了盛安府,从头到尾都只有我盛安府中人见过。

见过尸首的,只有本官和盛安府的仵作。我们这些亲眼所见之人,并未发现所谓的伤痕,不知从未见过尸首的兰台大人,又是如何知道的?”

钱华晖显然毫无紧张之心,不然怎会有闲心,一句话就设置一个陷阱。

这个问题,如果李谊答否,方才所说的伤痕就是道听途说、有意栽赃。

若是答是,则说明他事先已经见过尸首,或者起码是了解情况的,钱华晖就可以顺理成章将幕后主使的帽子扣在李谊头上。

所有人的屏息凝心之中,都在洗耳恭听碧琳侯如何处置自己微妙又不利的处境。

但其实,自己是什么处境,会招致什么后果,根本不在此刻李谊的考虑范围之内。

他平视着前方,却都周围的一切了如指掌。

这些聪明人中的聪明人,这些高官中的高官,他们敏锐而麻木,只要火烧不到自己身上,再大的火焰,于他们也只不过是一场消磨时光的焰火罢了。

李谊又一次孤立无援地站在人群中,他想到的是,自己身为皇子尚且如此,那两位一无所有的老人为女申诉时,又该是怎样的绝望、无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