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心软(2 / 2)
许弋突然觉得身上有点冷,她抱了抱双臂,轻声道,“乌纯声,你在哪里?”
绕过屏风,拨开珠链,楼台上依旧空无一人,暮色中,宫城就沉睡在不远处,向一只在冬眠的巨兽。
浓郁的香味袭来,许弋返回楼内,却见副楼主魏云立在她的身前。
“殿下,好久不见。”魏云冲着她弯了弯眼睛道。
“魏云,你把乌纯声藏到哪里去了?”许弋踏步向前,一把揪住了魏云的衣领子。
“殿下说得什么话,脚长在人自己身上,我能对他做什么?”魏云垂下双眼,委屈道。
“你什么意思?”许弋愣怔片刻,松开了手。
魏云抱着皮毛袖笼,在许弋身边踱起了步,“纯声每天在这砚山楼的楼台上痴痴地站着,等着殿下,盼着殿下,殿下却迟迟不来。”
他一双媚眼上下翻飞,将许弋从头到尾打量了一番,“这人心么,再怎么热切,一直得不到回应的话,迟早有一天会凉的。”
“你是说他……”许弋的眉头紧紧蹙了起来,乌纯声会离开她?她不相信。
“他走了。”魏云重新在许弋面前站定,挑眉道。
“不可能。”许弋双眼直视魏云,似乎要在他脸上烧出个洞来。
“呵呵呵。”魏云抖着肩膀笑起来。
“殿下啊殿下,没想到你也是这般天真的人物。”
“人心易变,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等着谁一辈子,不爱了就是不爱了。殿下,你后悔也来不及了。”
魏云说着,凑到许弋的耳边,向她吹了口气道,“奴家反正整日都消磨在这砚山洛水里,倒是可以一直等着殿下,等得久一点,再久一点。”
许弋抬手隔开了魏云,“魏副楼主千娇百媚,本王可受不住。”
魏云退开一步,笑了声道,“殿下,话别说太满。”
“殿下,高处不胜寒啊,若是哪天殿下连个说心里话的人都找不到了,或许还有奴家,在这里等着你。”
他说罢,冲着许弋眨了眨眼,转身下了楼。
听着脚步声远去,许弋一颗心渐渐往下沉。
明明,现在是她最需要他的时候,他怎么忍心离开的。
好像以往都是他来找她,他突然不见了,除了这里,她根本不知道去哪里找啊。
不多时,从宫城中一路跟着许弋的侍从匆忙地跑了上来,“殿下,该回宫了,一会儿要赶不上早朝了。”
“嗯。”许弋应了一声,最后回头看了阁楼一眼,古琴、香炉、黑白棋……都静静地留在原来的位置上,但侍弄它们的人却已经不在了。
砚山楼,已人去楼空。
***
嘉定元年的这个冬天,当真是不好过,许弋每日在崇政殿中处理政务,感觉就像坐上了过山车那般,一会儿冲上高高的云霄,一会儿坠在深深的谷底。
与金国的合约已定,若此时毁约反倒会给日后金国进攻大昭留下借口,最好的办法便是拿下燕京,以榆山关为天然屏障抵抗金兵。
没有暗影卫的辅助,许弋只能硬着头皮每日盯着战报。
老将侯益出师未捷身先死,还未入霸州的城门,便已在半路上病死了。
临时负责指挥的副将是他的儿子侯勇谋,但此子无勇无谋,贪功冒进,在蓝沟淀被耶律大石的军队打得措手不及。
所幸童贯在平定方腊挑起的叛乱后迅速北上驰援,大昭的军队这才没有输得太惨烈。
好景不长,萧?和耶律大石从幽州南下,分东、西两路包抄,打得童贯也难以招架。
大军且战且退,眼看着离燕京城越来越远。
战况瞬息万变,耶律淳暴死,萧?与他的妃子秦氏联手把持了朝政,常胜军将领虞敬真提着燕京守将李处温的脑袋来投诚了!
消息传来,满朝文武可谓是弹冠相庆。
至此,三十万大昭将士兵临燕京城下,与北燕大军遥相对峙。
阿骨打的金兵也在榆山关外安营扎寨,只要破开燕京城,一切困扰大昭的战局就全都迎刃而解了。
大昭率先发动了进攻。
虞敬真一心立功,亲率五千骑兵夜袭燕京城。
但耶律大石从西线回援,反将虞敬真困在城中,虞敬真精锐损失过半,按照约定发布信号要求张延驰援。
这个时候双方若是里应外合,依旧有机会破开城门。
但作为驰援的张延胆小懦弱,看到耶律大石佯装来攻的军队,竟放火烧了大营,丢盔卸甲地连夜逃走了。
大量的粮草、军备都被他丢在了战线上,同时被丢弃的,还有大昭的将士们。
冬日的北境风雪眯眼、气候恶劣,不少北上的将士都发了热病,他们身染重疾,无力作战,也跟不上行军的速度,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大军越走越远。
“好饿啊,好想吃了我自己啊……”
“来,吃一口雪吧,吃一口雪就不饿了……”
风霜之中,将士们三三两两地蜷缩在一起,抱着失去知觉的身体等待着,不知是漫天飞雪先将他们吞噬,还是敌人的大刀先将他们的首级取走。
作战之资丢失殆尽,大昭已然失去了主动进攻的能力。
一步错步步错,从张延的逃跑开始,拉开了大昭在北线的全面溃败。
当耶律大石追击大昭溃败的军队时,阿骨打却趁机出兵,抢占了燕京。
***
崇政殿,赵元正蹙着眉头,听臣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辩论起来。
她看见他们的身影前进了又后退,他们的嘴巴张开了又闭上,至于他们说的话,好似变成一口口热气,涌到半空中便消散了。
“陛下,在我大昭和金国的合约中,金兵不可擅自过榆山关。”
“如今阿骨打不顾合约抢占燕京,足以见他的狼子野心。恐怕他对我大昭垂涎已久,一有机会便会强攻啊!”
枢密副使文广通急迫道。
“陛下!我军在北线损失惨重,金兵若是打过来,恐怕我军难以防备。”
“微臣以为,调遣军队增强京师防御才是上上之策。”
兵部尚书安尧臣附议道。
“陛下,胜败乃兵家常事。”
“我大昭与金国联手的目的便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