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 / 2)
电风扇厂只是开始,李天明将来还要带着乡亲们干大事,到时候最缺的就是人工。
同在大柳镇,几个村子离得也近,到时候就近招工,还能节省很多成本。
退一万步讲,当**……
咋说也是李家台子占了便宜,现在人家都能放下陈年旧怨,要是他们还抓着不放,反倒是落了下成。
见李天明点头,李学庆这才不情不愿的说道:“你都开口了,我还能说啥,不过有句话我得说在前头,将来就算是真的要一起干点儿事,李家台子必须是牵头的。”
一百个人能有一百个主意,这次电风扇厂的事能顺利的在村里通过,也是李天明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威望。
要是将来真的让其他村都参与进来,你一句,我一句,到底听谁的?
李学国立刻答应下来:“这还用说,必须李家台子牵头,他们几个村可没有天明这样的能人!”
好嘛!
当面硬夸啊?
饶是李天明八十多岁的心理年龄,早就修炼出的厚脸皮也不禁发烫。
“没别的了?那就赶紧的,乡亲们都等着呢!”
“急什么啊,我还有话没说完呢!”
李学国来的路上,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准备找李学庆,还有李天明商量一下。
他知道,如今在李家台子,任何事李天明要是不点头,十有**办不成。
“还有啥事?电风扇厂,你就别惦记了。”
“没人惦记,我想说的是……学校!”
各村都有小学校,但初中只有大柳镇一家,年久失修,那些校舍早就不能用了,夏天漏雨,冬天透风,李学国和县里反应了好几次,可上面只是推脱。
他是大柳镇的公社主任,最后这事只能落在他的头上。
但镇上也没钱啊!
所以,李学国就惦记上李家台子了。
“把镇上的初中搬到李家台子?”
“我看了,小学校后面还有好大一片地,干脆都利用起来,把初中安置在李家台子,以后村里的孩子就不用每天走十几里路去镇上读书了,还能避免危险!”
听上去倒是个好事,李学国说的危险也的确存在。
从李家台子去大柳镇,要绕过长甸河,冬天的时候,河面结冰,很多学生都是直接踩着冰过去。
去年李天明一个同辈的兄弟,就在过河的时候,掉进了冰窟窿里,幸好当时结伴同行的人多,给捞了上来。
要是能把中学放在李家台子,倒是能省不少麻烦事。
可关键问题是……
“钱谁出?人工我们村负责,可钱呢?”
呃……
提到钱,李学国也犯了难。
现在连县里的财政都困难,要不是李家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