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1 / 2)
顾知灼往后靠了靠,靠在了墙垛上和顾以灿头靠头轻声地解释道:“先帝暴毙太子自戕,皇帝登基人间帝王应天承运,定下天命。”
长风已死。
“太子平反,太孙正位才意味着天命回归正轨。”
顾以灿:“所以需要皇帝亲自下诏?”
顾知灼轻笑笑容轻快。
她抬眼看向天空。
不知从何时起天色变得有些奇怪一半阴云密布,一半晴朗万里泾渭分明仿佛在预示着什么。
她口唇微动呢喃自语:“我说过的,我与你,要么我粉身碎骨要么你顺我心意。”
“你给我乖乖听话。”
声音方落,顾知灼的耳畔响起阵阵雷声轰鸣。
轰隆隆!
雷鸣声自头顶炸开皇帝打了个激灵。
他的后背紧贴着铁笼一低头,看到的是长风被雷劈过后,焦黑的皮肤和那双死不瞑目的灰白双瞳。
皇帝咽了咽口水:“朕、朕……”
“求皇上昭告天下废太子无罪。”
卫国公跪在最前头,他喉咙上的玉管已经取下来了但发声还有些困难。这几天来他在府里养病浮躁的心在彻底静下来后也想明白了很多。
三皇子确实非明主。
尽管三皇子性情优柔容易糊弄日后为君也肯定会在朝上依仗自己。
可是这前提是他能登得上那个位子。
三皇子是中宫嫡出卫国公原本觉得单是凭这个身份至少也能有五分指望实在下不了决心另择新主。
毕竟满朝都知道他投向了三皇子。
三心二意是为臣者大忌。
犹豫着犹豫着结果还躺在榻上呢就听说长风真人认下了毒杀先帝。
一旦废太子洗刷了当年弑君杀父的罪单从身份上来说谢应忱这个先帝亲封太孙毫无疑问会凌驾于谢?之上。
而三皇子若是没有了这最大的优势还有什么指望坐上金銮殿。
卫国公当下觉得自己不能再犹豫了再晚别说是从龙怕是连龙息都要闻不上了。
他拖着病体急急忙忙地赶了过来。
卫国公伏首叩拜哽咽道:“废太子无辜而死又万人唾骂臣满心悲痛。若皇上执意不愿为废太子平反臣唯有一死以慰废太子在天之灵。”
他声音悲怆铿锵有力。
他说着左看右看突然站起来朝着登闻鼓的方向撞了过去。
他病体未愈走得跌跌撞撞头还没撞上就被锦衣卫给挡了下来。
卫国公抹着眼泪
“先帝爷呀是老臣对不住您。”
“太子,老臣不该听信一面之词,就认定您弑君,您怎就这样去了呢。”
“太子,您就让老臣去另一头向您赔罪吧。”
卫国公用手捶地,哭得伤心欲绝。
宋首辅的嘴角抽了抽,这卫国公老了老了,也太能演了。
瞧这装模作样的架势,九成九是想在辰王面前露脸。
卫国公痛哭哀嚎。
还未入仕途浸染过的学子,大多天性纯良,卫国公一哭,他们顿时感同深受,一想起自己当年还曾写过文章咒骂废太子,就悔得不行,懊悔地连连痛哭。
又哭又喊,又哇哇叫着去撞墙,看得锦衣卫们一愣一愣的。
所幸锦衣卫这些日子都练过怎么拦人撞墙,一拉一个准,可还是抵不住有人趴在地上跟着卫国公一起哭。
哭着哭着,卫国公打了一个响嗝,大声道:“求皇上为废太子平反!”
顾知灼心里闷笑,哀痛的拿出帕子按了按眼角。
卫国公这胡搅蛮缠的劲头,还确实有些能耐的,也对皇帝的性情了若指掌。
皇帝扛不了压力,又不是一个有主意的人。
皇帝遇事喜爱逃避,在朝上向来是任由臣子们先争一轮,谁争赢了他就向着谁。所以朝上才会是如今这番三党分庭,各为利益的局面。这些是上一世,公子教过她的。
她道:“皇帝要妥协了。”
皇帝目光不定。
四周各种各样的声音萦绕在他的耳边,他们的逼迫,哭喊,都让他无所适从。
从前先帝在朝上的时候,一言可定江山。
而如今,自己说的话压根不管用,他们都在逼他。
“求皇上昭告天下!”
他现在只想赶紧回宫,躲开这一切。
“朕。”皇帝咬了咬牙,艰难地吐出了这一个字。
就算废太子没有弑君又如何,都过去六年了,废太子早投胎去了。
自己才是先帝定下的继任之君!名正言顺。
平不平反什么的,根本不重要。
皇帝在心里这么对自己说,现在是安定人心要紧,等他身子好了以后,再慢慢来和他们算这笔账。
这么一想,皇帝的心定了几分。
他心中有再多的不甘和愤恨,如今也只能道:“传朕旨意,妖道长风因一己私利,对先帝下毒,先帝中毒驾崩,长风为逃避罪责,嫁祸废太子,以至太子被废自戕。”
“现朕查明真相。妖道长风已诛,废太子无罪,其棺当迁入皇陵,其灵应供奉太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