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9章(1 / 2)
女学的教学环境虽在京城郊外,但却以其严谨的教育和独特的教学理念,吸引了不少名门望族的女儿前来求学。学堂的建筑设计融合了江南园林的雅致与古典的庭院风格,四周被高高的竹林环绕,水榭旁有着飘香的花木,阳光透过缝隙洒下,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学堂内,环境幽静且精致,教学楼和学生宿舍错落有致,处处透露出古韵与典雅。
女学设有专门的教学体系,主要分为四大科目:文史、礼法、诗词歌赋和女德。文史科主要传授《论语》《诗经》《周易》及其他经典书籍的解读和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与深厚的学问底蕴;礼法科注重教授家规家训,尤其是对如何为人处世、礼仪规范的培养;诗词歌赋则强调文学创作与艺术修养,学生们在这一课程中不仅要学习古代的诗词,更要亲自作诗与吟咏;女德课程则是女学最具特色的部分,主要教授妇德、家道与如何管理内宅以及为人母妻的责任。
女学的学员多为京城达官贵人之家或商贾之女,年纪普遍在十至二十岁之间,皆为各家子女中的佼佼者,家庭背景深厚。虽然女学的门槛并不低,但对于家世显赫、地位显贵的学员来说,来此求学更多的是为了攀亲与交友,而非单纯的求知。
女学自先帝初年开办以来,一直不温不火,只有五十余人的规模。来往学生也常常数月便找到了合适的婆家去嫁人,人来人往成为常事。徐知薇一个徐家庶女的来到,未能在女学中引起一点波澜。
女学中的老师,多是清流家年长未嫁或者守寡的女子,各个端淑知礼。首堂课程的老师是一位年约四十的女性,她身着素白长衫,温婉且端庄,言辞平和却不失深刻,来自于一个世代读书的家族,家族的门风严谨,性格端庄。名为段瑶,专注于讲授女德与内务管理。段老师尤为注重教学中儒家与法家的平衡,要求学生们不仅要具备深厚的文才,更要懂得如何管理家务、体察人心、建立自身的威信。
徐知薇刚刚步入女学,她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新奇与好奇。她环绕了一下身边的同学,有的天生文静,眉目如画;有的机灵聪慧,言辞犀利;还有的风姿卓越,举手投足间便自带一股贵气。以她的年龄在女学中虽是初来,但已属年长。
“诸位,女子的修养,不仅仅是文采的展示,更是内心的深沉。我们常说‘温良恭俭让’,这四字便是女子应有的本分。今日我们就从这四个字讲起,大家是否理解其中的深意?”
段瑶的声音温和而沉稳,然而徐知薇的心中却早已有些反感。她虽然还不到十五岁,但真正的生理年龄却是前世将近三十年与今世十五年的累加,经历了四十余年的沧桑,如果还相信女子“温良恭俭让”的道理,倒要单纯到无知的程度。
不过她很快收起了情绪,保持着表面上的镇定。耐心地听着老师讲述女子如何在家中处事、如何与丈夫子女相处,如何体察家务的安排。
然而,这一切的耐心却在段瑶讲到“家中之道,乃是治国之本”的时候被打破。她抬起手,轻轻敲了敲桌面,声音清晰地响在整个教室中:“段老师,您提到的这些,恐怕过于强调了女子的责任,却未曾提及女子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与自主权。毕竟,女子在家中所能承担的责任终究有限,无法与男子相提并论。若过于拘泥这些教条,岂不是限制了女子的天赋与成就吗?”
她的所作所为过于冲动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