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3第13章(1 / 2)

加入书签

芙蓉湖面风起云涌,碧波映着天光,隐隐浮现出两艘庞然巨船,皆张挂着耀眼的旗帜,一面绣着黑龙蟠绕的“秦”字大旗,沉稳厚重,宛如沉雷滚滚;另一面则是火红凤羽衔日的“东”旗号,光芒耀眼,仿若旭日初升,带着逼人的锋芒。

秦王的商船满载异域珍宝,甲板之上,一排排琉璃灯架嵌着夜明珠,纵是白日也闪烁幽幽光辉,仿佛将湖面折射成碎金。船身雕刻着北域神兽纹饰,锋利而肃穆,象征着秦王军功赫赫的威名。船尾挂着黑金流苏,缓缓摆动间流露出权势与威严。

与之相对的东宫船却如江南画舫般典雅华贵,整艘船以楠木为骨,紫檀为饰,船身镂空雕花,仿若江南闺阁流动在水面。船顶搭建楼阁,彩缎高悬,四角皆有凤纹铜铃,随风叮咚作响,声如金石般悠远而清亮。甲板之上,乐伎吹奏轻柔乐音,仿佛闲庭信步,然而乐声中偶有鼓点突兀加快,仿佛暗示着藏于柔和外表下的锋锐之意。

这是徐知薇首次见到这位东宫太子。太子时年二十有余,正立于东宫船头,他一袭银色长袍,披锦羽织,衬得整个人明朗如日。面容端正,眉宇间透着几分不怒自威的冷肃,然唇角却似笑非笑,眼神波澜不惊,却让人感受到一股深不可测的沉稳。他看似文雅随和,实则一双眼眸扫过众人时,犹如剑锋拂过,令人心悸。

唐朝朝堂之上,太子与秦王的争储早已不止暗流涌动,已经几乎是剑拔弩张。

太子身为嫡长子,自幼接受最正统的帝王之学,仁厚持重,深得群臣拥护,尤其是文官集团,皆以太子稳重可靠、顺应祖制为由,推崇他继承大统。太子府中,多聚书生儒臣,讲求治国之道,以稳健为要。太子行事低调,宽仁不苛,重视民生,因而在朝中老臣以及士大夫中积累了深厚的根基。

然而,太子的弱势亦显而易见??性情温厚,优柔寡断,缺乏雷霆手段,无法震慑宵小之徒。许多军将出身的权贵,暗中对太子的手腕存疑,认为他难以驾驭边疆武将与叛军之祸。

秦王则不同,他是皇帝众子中最具锋芒者,年少便以武功显赫,平叛有功,皇帝多次在朝堂之上夸奖其勇略。秦王府中猛将如云,结交诸多将领,隐隐有“威震四方”之势。秦王个性果决,行事狠厉,深受军方支持,尤其是边军重镇,多有秦王心腹镇守。

但秦王最大的掣肘便是出身,他虽贵为皇子,却非嫡系,母族寒微,名正言顺方面稍显不足。“非嫡出而争大统”,在朝臣眼中是逆天改命,颇有违伦常,故而许多保守派文臣视他为“乱臣贼子”一般,不愿辅佐。

在这场斗争中,太子依靠祖制名分与士族支持,秦王则倚仗兵权与皇帝宠爱。二人分庭抗礼,互有胜负,整个朝堂看似平衡,实则随时可能倾斜。

大夏当朝咸煜帝已染病多年,平日里仅十朝一、二,似乎放任两派力量互相制衡,以防任何一方坐大。

“殿下风华无双,今日怎得兴致这般高?”秦王声音浑厚,自己的商船徐徐靠近,站在甲板中央,微微拱手。

太子淡然一笑,手执折扇轻轻敲打掌心:“秦王船行湖面气势磅礴,本宫若再不现身,怕是要被这满湖风光比下去了。”

秦王眯起眼,负手于身后,似笑非笑:“东宫凤光耀目,又何须担心这些俗世小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