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34章(2 / 2)
徐知薇没有立刻回应,她沉默了一会儿,像是在仔细权衡这些证据的可信度,随后缓缓开口:
“李大人所列举的证据,我已听清。首先,这封信中虽提到‘调拨粮草与兵器’,但‘应允’并不等同于‘交易’,信件内容并未明确表明这是与北蛮首领的交易。而且,信末签名与父亲字迹相似,并不足以证明就是父亲亲笔所写,这信件的来源和真实性都有待商榷。”
李承忠面色依旧,徐知薇继续说道:“至于物资调拨清单,虽有记录,但并没有证据表明这些物资最终被北蛮所用。仅凭这张清单,不足以给父亲定罪。况且,物资调拨途中经过多次中转,中转站的记录并不完整,很可能存在人为篡改的情况。”
李承忠微微皱眉,对于徐知薇的反驳,他虽早有预料,但还是耐心倾听。
“关于燕州军事物资站的报告,”徐知薇顿了顿,目光愈发坚定,“报告中虽提及‘徐光禄批准了调拨物资’,却未明确这些物资的最终用途。报告的真实性可能受到人为因素影响,报告签署人员并非绝对清白,他们的忠诚度也难以保证。”她轻轻敲了敲案卷,接着说,“最后这份北蛮的调动记录,虽然列出的物资与父亲调拨的大致相符,但这并不能确凿证明这些物资就被北蛮使用了。北蛮自身的记录也可能存在伪造或误导的情况。”
李承忠沉默片刻,显然这些辩解并未让他改变想法:“这些证据,已足够认定徐光禄的罪行。”
徐知薇深吸一口气,说道:“这些证据看似确凿,可父亲的行为是否真如文件所述,仍疑点重重。关键在于,物资的真实用途、交易的具体情况,都无法通过现有证据确认。说不定有人在背后搞鬼,假借父亲之名行事。”她眼神闪烁,语气坚定,“所以,我希望能亲自前往燕州,调查清楚所有详情,查看父亲当时的调度记录,弄明白物资的去向。”
李承忠皱起眉头:“燕州离京城路途遥远,其间山路崎岖,匪盗横行,危险重重,你确定能在短时间内查清?”
徐知薇眼神坚定,毫不犹豫地回答:“这是揭开真相的唯一办法。如果连燕州的实际情况都不清楚,又怎能判定我父亲有罪?”
承轻叹一声:“既然徐姑娘有此决心,我们会遵照圣旨,协助你查明燕州的情况。”
徐知薇心中一喜,虽然请求得到许可,但眼前的困境远未解决。她连忙深深低头,恭敬地说道:“多谢李大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