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2章 画虎不成(2 / 2)

加入书签

“琅琊王氏,兴于江左者,多出晋光禄大夫王览一支。王览之下最主要者有两脉,一是长子王裁,二是四子王正。王裁是名相王导之父,我朝王家贵盛者多出此脉。而王正乃王旷之父。王旷是晋元帝过江的首倡者,官至淮南太守。王旷有两子,长子王籍之,次子王羲之。王籍之无子,故家门传在王羲之。王羲之有七子,长子王玄之,身后无子,乃以弟王凝之子王蕴之为嗣??”

王扬面无表情,心下筹计。

巴东王则听得厌烦,焦躁道:“本王让你讲假冒身份的事儿!谁叫你背家谱?!!”

戴志高马上俯身告罪,唯唯道:“王爷息怒!谱系可辨真伪,待小人说明王羲之一脉的谱系传承,王爷自然??”

“你直接说结果!这乐没奏、舞没跳的,谁有功夫听你在这儿絮叨!”

“是是是......”戴志高满头是汗,原计划他侃侃而谈,说得那人无处遁形,博得满堂士大夫的垂青,借此机会一展所学,没想到才说几句就哑火了。这会不会影响柳公子对他的印象,进而影响仕途啊?!再说不梳理世系,如何证明那人**?

戴志高左右为难,又忧又惧,不由得看向柳?。

巴东王越来越不耐烦,喝道:“让你说话你看他做什么?!”

戴志高吓得身子一软,竟连应答的话也说不出了。

柳?心中暗斥戴志高无能,却也只能救场道:“你不是写了一篇东西要给王爷和诸位大人看吗?”

“对对对!”戴志高“绝路逢生”,急忙从袖中抽出一个卷轴,手忙脚乱地拉开,然后举起。

众人都倾身去看,见上面绘制的是王羲之家族谱系的居住和迁徙地。

巴东王看了几眼,问:“到底什么意思?”

戴志高有些笨拙地举着卷轴,跪着转动方向,虽然样子有些滑稽,但却无人发笑,因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那张卷轴上的内容所吸引,他边转边说道:

“正如小人图上绘,王羲之后世子孙五成居于建康,两成居于江州之浔阳、庐陵,两成居于安陆、应城;最后一成住在南海。南海这一支是王羲之曾孙王翼之做广州刺史时留下的一脉。这便是王羲之所有后人的分布地,其中绝无义兴郡!可我听说王扬公子原籍义兴,又自称出自王羲之一脉,心中起疑,故而做此图考证,然后才确定此人身份有假!小人担心其再有诡计,故不敢不披肝露胆以陈!”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所有目光齐刷刷地汇聚到王扬身上!

柳?无比快意地看着王扬,嘴角上扬。

王扬神色平静,放下酒杯站起,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