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入学(2 / 2)
母女俩都吃得香,其他候车的人忍不住诱惑,想着公交过来还要一点时间,也都跑到了旁边的摊子买油墩子。
母女俩吃完,公交车正好开了过来。
车票零售成人两毛钱,不足一米二的儿童半价,徐荷叶个子高,足有一米六二,买不了儿童票。董桃花从口袋里掏出几张零散的钱票,数出四毛,递给了售票员。
拿了售票员找回的两张小票,母女俩走到后头找了个双人位置坐了下来。车子晃晃荡荡,停停走走,半个小时后总算到了徐荷叶即将就读的中学。
母女俩到达学校时,正好是早读时间,只听阵阵读书声,萦绕在校园里。
董桃花听着熟悉的扈城话,眼里却闪过一丝忧虑。
她突然想了起来,扈城师生教学说的都是本地话,荷叶在赣省长大,听的是赣省的方言和普通话。虽然她和老徐在家里也会说扈城话,但毕竟不是在这个语言环境里长大的,荷叶未必能跟得上。
不过目前他们还顾不到这个问题。
母女俩顺着保安的指引,找到教务处主任的办公室。
办公室门是半开着的,董桃花刚准备敲门,就听到里头传来一个年轻女人抱怨的声音。
“舅舅,我们学校真的不能拒绝接收那些外地来的学生吗?……那你能不能不要把他们放我班上?不是阿拉扈城本地学生,就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学习,学习跟不上。说话,说话听不懂,性格也不好,或孤僻或暴躁……这样的学生,放我班上就是拖我后腿,下次教师评比,我要拿不到优秀了。”
教务处主任也觉得为难:“我知道阿侬烦,我何尝不烦呢?教务局下达的命令,校长都不能违背,是我一个小小教务处主任能做什么啦?别的班级都有四五个外地学生,多的七八个也有,你班上就一个,我对你还不好?”
“行了,你放心。阿侬班上就再加这一个,就两个做做样子啦。回头再有新学生来,我塞其他班上去。”
陈玉如闻言,这才露出一个笑容,“那阿如先谢谢舅舅。回头阿妈做了好吃的,舅舅要来家里吃饭啦。”
她也知道舅舅对她的好,她班上的外地生是最少的,不过她就是再和舅舅要个保障。只要不再往她班上塞人,一两个拖后腿的她还能接受。
“舅舅,待会儿还有课,我先走了。”陈玉如说着,就要离开。
高跟鞋哒哒地响了起来。
董桃花见状,忙扯着女儿退开几步。她很生气,又伤心,心底像烧了一团火,任谁听到自家当成掌上明珠的宝贝孩子被这样嫌弃,心里都不会舒服。
却又不能表现出来,怕女儿发觉。此时董桃花倒是庆幸女儿对扈城话不熟悉,不然听到学校老师这般嫌弃,心底该多难受啊。
董桃花不禁开始反思,她一意孤行希望女儿回到扈城的想法是不是错了?七八年知青回城的政策出来后,不只他们一家留在当地。
今年,□□颁布下乡知青可择一子女回城读书工作的消息颁布后,不少人和她一样迫不及待地送子女回城,但也有人选择把孩子留在当地读书。
毕竟他们在下乡地经营了十几二十年,多少也有点人脉,最重要的是孩子早就习惯了下乡地的生活、学习。
回到扈城,对孩子而言就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老师,孩子不一定能适应。
可现在后悔也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