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17冷箭啊?(2 / 2)

加入书签

元肃乜了眼,有意装作糊涂:“哦?您说的是什么事?”

“那日我在武功殿外驳了你的面子,一直提心吊胆,今日你这么言语含酸,定是怨我。”

“原来您说的这事。”元肃马背上一笑:“臣怎敢怨公主呢?正如您说,当日我真做了这惊天一举,史书要怎么写我,天下人要怎么骂我?我怎会傻到这个地步。”

沈星澜歪头瞅他:“是吗?你真的不怨我啦?”

元肃扭脸往他处看,继续讥讽:“公主,您何必将姿态放得这样低?您是通透聪慧之人,臣不敢怨您,更不敢怎么着您,只是怕被您当猴耍罢了。”

沈星澜怎会听不懂这语带机锋,故而道:“若不将姿态放得低些,做小伏低些,岂不又落得今日被逼上马的下场?不仅要上马,还得在马上撑住了,但要是真撑住了,就要被元卿按头指点一番,但要是撑不住嘛,一个颠簸就只能去见沈家的列祖列宗。到时怕丞相在地上急得团团转,又拿元卿出气,那便是我的大罪过了。”

说到罪过,她学着武功殿外那日的情景,合掌额前,像模像样地念起几句佛经来。

若说她忧心那日的举动触怒对方,却偏拿那日的情形揶揄一二,便是在悬崖边上翩翩起舞、来回试探,偏她身轻如燕,每每探脚都只点到即止不留痕迹,反生出无限意趣。

元肃暗暗松了上挑的眉峰。只他没笑,沈星澜身后的崔氏先哈哈笑了出来。

崔氏扶腰笑道:“公主说的也忒逗了!”

元肃喝她:“放肆,没规矩!”

崔氏闭了嘴。

沈星澜道:“别骂崔姐姐,我刚刚说笑来着。”

元肃就此转过马身,不再听她巧言,他只略侧了半张脸,终是语气和缓许多,“臣等多打几只银狐,为公主做来年的裘衣可好?”

沈星澜颔首:“好。”

快马骑行,两边的景物飞快退去,沈星澜稳稳地抓着缰绳,奔弛、控速、转弯、保持平衡,在平地上,在山路上,在陡坡上,她都游刃有余。

从前就是这样,她风驰电掣,一天都不会累,她的小马驹也是这样,充满活力憨态可掬,后来,她摔进山谷,摔成重伤,她的小马就摔在不远处,只剩尸身。

她就这么和尸身呆了三天,三天之后,过去那些畅快日子却越飘越远,似与她相隔三百年之久。

多年过去,她上了马仍能驾轻就熟,仿佛过去所学融进了她的骨骼,成为她的一部分。

她确实得感谢元肃。

“殿下,前面就是陡坡,我们放缓一些。”身后的崔氏提醒她。

她们的马慢了下来,跟随在旁的元肃也慢了下来,此时他们已与近卫拉开距离,到了一处僻静之地。

陡坡上丛林茂密,大树蔽日,投影落在他们头上,像是一张渔网撒在湖里网罗鱼群。灌木丛里????,便见一只毛茸茸的赤红尾巴扫散密密的叶丛,拨云见日般扫出赤狐的残影。

“倒是只狐狸。”元肃道。

“这次可不能抢了!”崔氏大喜,一把拉开□□。

“慢着。”元肃的手覆上那□□弩机,止住了崔氏的动作,他转而问沈星澜:“公主可想一试?”

沈星澜道:“只我未曾用过此弩。”

元肃道:“臣教您。”

他手持的是大弓,但也带了□□,他将□□取出递给沈星澜,向她讲解弩身各处的机关。

两匹马相邻而立,沈星澜耐心听他讲解,已是对□□的使用有了了解,比起大弓,□□确实更适合现在的她。

元肃问:“可要一试?”

“好,只怕如今力气,准头会不够,还需崔姐姐带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