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16章(2 / 2)
道德上,以古代圣贤为目标,做一位仁孝纯深、以身作则、言行合一的端方君子。
毕竟他们家以前是有王府要继承,现在是真有个王位要继承。
出于对大唐的负责,王位继承人的教育是再怎么细心都不为过的。
只是这样,难免压制了孩童的天性,如今小承乾卸下继承人的重担,父母心疼孩子的心自然占据了最上风,甚至觉得多有亏欠。
这可是他们夫妻倾注那样多的期待,迎来的第一个孩子。
第一,总是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的。
小小的柔弱的婴孩可爱可怜,是他们第一次为人母、人父的证明,自然是万般珍爱都不为过的。
如今难得见小承乾露出小儿之态,做父母的,心里自是涌出无限柔软与怜爱。
这往后,青雀就该辛苦些了。
李世民目光温柔的看着他们母子亲昵,站起来,绕到后面,伸开手臂从后面抱住他们母子,一家三口静静的享受这温情的时刻。
过后,夫妻俩开始关心大儿子这一下午在关真人那边的情况。
小承乾很听话的把自己从进入师父的院子开始,展开的所有事都条理清晰的一一说给耶娘听,包括他要不靠父母,自己行侠仗义攒功德的事。引气入体时,周围灵力少到几乎没有的事。师父嘱咐他一定要转告给耶娘的话。以及不介意自己把所学教给父母弟妹的事。丹药不能吃的事。师父带他去随身府邸散步的事,等。
夫妻俩听的心情一上一下,越来越复杂,李世民更是忍不住问:“国师当真这般说?”
小承乾一点头:“是的,阿耶。”
李世民将听来的讯息在脑中整合,整个人沉静下来。
灵魂蕴养需要一千年左右才能醒来的事必须尽快告诉心腹属官们,若是不愿,后悔还来得及。
他们世界灵力稀少,就意味着,除非有那灵石,他和观音婢根本无法修行。
高明说,关国师单是给他修行的灵石就铺满了屋前的空地,足有半人高。
一个人修行就需要那样多的灵石,更何况三个人。
更不用说那些用来补身体的饭菜水果。
想来关国师不愿收他和观音婢为徒,大概也是有这个顾虑,好在关国师收下高明为徒,也为他们夫妻指明一条路,好歹修行有望。
高明这个时候学习的,大概都是一些基础和常识,所以才不介意告诉他们,毕竟要前往那个世界,就不能一无所知。
丹药不能吃不是什么大事,整好绝了某些人的心思。
李世民想了很多,长孙嬗和他想的差不多,两个人在短时间内想通这些事,决定顺其自然。
夫妻俩在这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