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9女儿国(2 / 2)

加入书签

最后她总结:“百花宫不要清白身,只要带刺的魂。”

千琉璃的话音落下,庭院里的笑声似乎更响了,却带着一丝难以言说的凄凉。

路过的紫衣姑娘扬手掷出花枝,正巧击中偷摘牡丹的顽童额头:“瞧这准头,比当年在绣楼掷绣球强上百倍。”

顽童哎哟一声,捧着额头跌坐在地,引得周围笑声连连。

风卷着芍药瓣扑进帘帐,树上传来鸟雀的叽喳,与庭院中捣衣声、嬉笑声糅成奇异的安魂曲。

千琉璃哼着南诏小调将百花晨露粥盏凑到唇边试温,阳光透过琉璃盏在她脸上投下血珊瑚般红影??那姿态不像施恩者,倒像守在绝世名剑旁的铸剑师,等着看利刃出鞘时第一滴血落在哪处。

嬉闹声又近了,七八个总角女童捧着花环涌来,为首的眼睛生得极像渝州灯笼摊的少女:“焕姑姑戴这个!”

她们将白鹃梅与孔雀草编成的花环堆满卧榻,有个胆大的竟往千琉璃发间插了朵朱槿花。

千琉璃作势要拧那女童耳朵,反被塞了满手糖渍梅子。

日影西斜时,庭中支起鎏金葡萄纹铜鼎,煨着岭南荔枝与洱海银鱼熬的羹汤。

千琉璃将冰镇过的西域蒲桃喂到焕游笙唇边,忽听得东墙传来银铃般的争吵。

“这株魏紫该移栽到焕姑姑窗前!”梳双螺髻的少女抱着花锄,“《群芳谱》有载,牡丹最宜……”

“你懂什么!”穿波斯金线裙的胡姬掀开面纱,露出当年长安东市艳惊四座的容颜,“芍药解郁,这才配得上焕姐姐的病症。”

她指尖银戒忽地射出丝线,缠住花枝便要强夺。

千琉璃嗤笑着掷出金错刀,刀锋精准劈断丝线:“阿史那,把你从龟兹学的傀儡术收起来。”她转头对焕游笙眨眼,“上月这丫头还想在花泥里下蛊,被我吊在曼陀罗藤上晒了三日。”

被唤作阿史那的胡姬跺脚嗔道:“宫主偏心!焕姐姐心脉里的蛊虫分明是我养的!”

焕游笙望着廊下嬉水的女童,那个曾因生有异瞳被家人弃于乱葬岗的孩子,此刻正用银勺搅动花露调制香膏,她忽然道:“古往今来皆是如此吗?”

这话说得没头没尾,千琉璃却听懂了,她正色:“‘当今’传言有拓跋血统,也有说是混着匈奴的血,当然,更多人还是坚称其是汉人血脉。但无论如何,不可否认各种交融以至于如今女子的生计比前朝还是好上许多了。只是仍旧不够理想。若非多有女子枉死,志怪故事中也不会尽是些女鬼艳妖。”

花雨簌簌落满石径,旁有剑痕斑驳的木桩,想来是女子们习武所用。

“宫主怕是要建一个女儿国。”焕游笙猜测。

“何止?”千琉璃突然击掌,十二扇假山訇然中开。

但见后山飞瀑如练,百来女子正在瀑下练剑,素纱衣袂翻飞似雪浪滔天。

当年鄂州失踪的绣娘挽着剑花高喝:“第三式,金蚕引丝!”

剑气激得满庭花雨纷扬。

数十剑芒在夕阳下交织,映照着女子的脸庞,她们的眼神坚定而充满力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