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因果始末(2 / 2)
“可算把你盼来了。”阿史那一见焕游笙就热情招呼,将胡麻饼掰碎泡进羹汤,饼屑浮沉如江南渡口的舢(shān)板,“尝尝这梅花毕罗,用的是终南山新采的冷蕊。”
焕游笙虽已更衣梳洗过,但身上的织锦披风犹带刑场霜气。
之前在狱中听得皇后娘娘着人传话,虽然十分隐晦,却明确提到了“南诏”二字,所以对于阿史那的突然出现,焕游笙并没感到十分惊讶。
银酒注子里的三勒浆已温过三巡,阿史那忽然用银箸敲响玛瑙杯。
清脆声响中,檐角冰锥应声而断,坠入坊墙外的雪堆。
“你们那位皇后,”她蘸着酒液在案上随意勾了朵曼陀罗,“还真是不错。为了捞你出来,可谓是煞费苦心。”
焕游笙的银匙在莼菜羹里搅起漩涡:“嗯。”
阿史那压低了声音,凑近了些:“人是你杀的吧?你就不好奇是怎么回事?”
这次焕游笙有短暂的停顿,随即又“嗯”了一声,是对杀人之事的回答。
窗外的雪粒子扑在酒旗上,阿史那的语速很快:“你们宫里有个宫女,叫流萤的,原本是那个齐鸢的家生子。准确地说,齐家在齐鸢三岁那年,重金聘江南‘水袖观音’教习跳舞。所谓‘水袖观音’共十二人,流萤的母亲就是其中之一。”
“江南”二字勾人心神,焕游笙的耳尖动了动,琉璃盏映出她骤然收紧的下颌。
如今的大启王朝,万国来贺,自然是好,但也鱼龙混杂。
阿史那接着说:“齐鸢六岁那年,扭伤足踝,流萤连夜请来的接骨大夫,实为吐蕃细作。”
果然。
“你以为苏州遇刺是偶然?”阿史那“啧啧”两声,“从在涿郡公主大发善心改了祭河神的章程开始,后面针对她的杀招就已经布下。每年祭河神,不只是草菅人命以求风调雨顺,还涉及金钱往来,其中的大头就是漕帮收取的‘平安银’。这‘规矩’被公主无心搅了,所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朝廷又在查漕运之事,公主是皇帝和皇后的心尖尖,一不做二不休,他们当然就选择拿公主开刀。”
“在船上,关于苏州的各种话题也是流萤有意传出来的,新奇有趣,按照你们那位公主的秉性,自愿上钩。”
阿史那叹了口气:“流萤知晓苏州的景致与风俗,也了解公主。这就是你们说的‘祸起萧墙’?苏州那场雨,冲在前面的刺客所持兵刃上都淬了双份西域蛇木毒,本该要了公主或是更多人的性命,却漏算了你这个武功异于常人,体质又格外强悍的。”
说到这,阿史那忽然问:“从前用毒药炼过体吧?”
“是。”焕游笙颔首。
在暗卫营,淬毒炼体是重要的一课,虽然做不到百毒不侵,但确实能比普通人耐受一些。
从前她的身份隐秘,倒是没人怀疑过。
阿史那了然地点点头:“自从你离开百花宫,宫主就让各地姐妹调查此事,原本也是怕你再遭暗算。正巧西域蛇木毒经漕帮入大启,百花宫追查三年,两件事竟然合上了。漕帮勾结西域吐蕃,流萤就是线人之一。”
炭盆爆出火星,阿史那搓了搓手:“谁知就传来你锒铛入狱的消息,宫主……不便轻易离开百花宫,就遣我来相助。可大启和我们南诏国不同,我这样的人,别说是对皇后了,就是和官员也是说不上话的。”
“说来还要多谢姓卫的女郎,据说是大雪里跪得发了旧疾,高热不退,眼看着人就要不行了。她的家人死马当活马医,请了我这个‘外邦大夫’,估计打的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主意。”
焕游笙注意到阿史那抛过来询问的眼神,肯定道:“你这谚语、成语用得都很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