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6第十六章(1 / 2)

加入书签

纳彩,问名,纳吉,纳征。

这一系列仪式都走完,已近腊月下旬。

到了请期的关头,英国公终于还是没忍住,把芙昭叫到英国公府。

芙昭揣着疑惑踏进英国公的书房,居然也见到了裴无名。他新修缮好的卫国公府芙昭还去游玩过一次,那时他只说华九思不错,也没多提什么呀。

“舅舅,先生。”芙昭分别行礼。

英国公咳了一声,道:“华九思做得倒是尽心尽力,他有没有说,预计何时成亲啊?”

芙昭恍然,原来这二位长辈是对成亲的日子有意见。

她如实回答:“九思说过几日来与我商议。”

英国公和裴无名对视一眼后,缓声道:“我和你先生的意思呢……”

话还没说完,管家敲门:“公爷,华县尊来访。”

屋内三人具是一愣,还是芙昭先反应了过来,捂嘴笑道:“舅舅和先生的意思自然无比重要,九思已知我的身份,想必他此番也是为了请期之事而来。”

英国公和裴无名同时从对方眼里瞧出了片刻后悔:早知道再稳个两日!

华九思被请了进来,看到三人后是一头雾水。

芙昭冲他眨了眨眼,华九思秒懂,立刻拱手道:“原想先请示英国公,再去卫国公府上拜访,多谢二位国公爷体恤下官的迫切之心,如此便可一起商讨。”

油嘴滑舌,还迫切?裴无名哼了一声,又看这小子不顺眼了。

英国公自华九思进来就端坐着,一派儒将风范。

他微扬下颚,沉声道:“过了年,昭儿也才十六岁。自来勋贵家做亲,哪个不多留几年?她自小艰难,更是要把身子养好了才能出嫁,还望华县尊明了。”

这番话,还是他昨夜翻来覆去睡不着,英国公夫人教给他的。

裴无名点头:“我也是这般想。”

“对哦!”芙昭深表赞同,她总是下意识地忽略自己的生理年龄,古代又没什么太好的节育措施,才十五六岁的嫩娃娃,如何能遭得住生孩子呢?

三人同时看向华九思。

华九思只好苦笑着点头称是。

他又如何不知道过早生育不好?但总归娶回家来心里才踏实不是?

但奈何未来媳妇儿有太多人在乎,他只能安慰自己:幸好定亲了。

英国公很满意:“元泰五年的中秋佳节,我觉得这个日子不错。”

芙昭小算了一下,元泰五年,她也才十八岁,勉强可以吧。

“公爷!”华九思一张俊脸煞白,“还要等两年多啊……”

裴无名不满道:“定亲后五年才迎亲的大有人在。远的不说,长安侯长女不也是留到了十九岁?”他说的是徐蕊萱。

华九思鼓起勇气为自己争取:“徐佥事及笄时天下正乱着……”

“大丈夫,不要在意那些细节。”英国公桌子一拍,一锤定音,“就这么办!”

大昌建国是细节?华九思不敢怒也不敢言……

所有人都很满意,除了华九思,他只能陪着笑,在心里默默给自己打气:事在人为!

但无论如何,芙昭是华九思未婚妻子这件事,在华九思的大力散播里,盛京几乎人人皆知。

尤其恰当时,何季山的诗横空出世,更让芙昭的名头愈发响亮。

此诗名为《易风吟》,诗云:红袖移风日,青楼易绣阁。诗礼传千巷,娥眉敢辟波。

讲的是芙昭把十六楼改为书香绣楼,还兴建女子书院的事。

更有人把这首诗改编成了一出戏,一时间风靡大江南北。

皇城里,蒋公公给元泰帝奉上一本折子,元泰帝打开,细细读过,忍不住念了出来:“蛾眉敢辟波。这句话也适合陈国夫人,对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