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二十一章(1 / 2)
朝堂上没有秘密,不过半日,芙昭是前朝太子遗孤的流言传遍了大街小巷。
郑御史被发现自缢在了书房,还留下遗言以表忠心,仿佛坐实了芙昭的身份。
元泰帝震怒,长公主请罪,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借着这个由头,元泰帝将隐鳞卫的存在公诸于众,命其彻查此事。
虽然朝廷从未提过,但大昌重臣们都已经有所察觉,隐鳞卫是元泰帝在起事之初就组建的一队特殊暗卫,专事刺探和情报诸事。
不论是大名鼎鼎的燎原之役,还是立国之战,都有隐鳞卫的影子。
现在发展成什么样儿了?没人知道,但人人都想知道,毕竟明刀易躲,暗箭难防。
隐鳞卫指挥史是一位不辨年岁的男子,带着面具,很是神秘。
这位指挥史上任后下达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封锁清宁堂。
“别拦着我!”绵风好武,早就得了芙昭的准允,是府内演武场的常客。
她此刻目眦欲裂,疯狂推打拦门的隐鳞卫:“还封锁什么啊!我家小姐不见了!”
消息传到华九思耳中的时候,他正在隐鳞卫指挥使司听属下的回禀,隐鳞卫已经暗地里把吴尚书和淮阳侯查了个底朝天。
从证据上来看,吴尚书嫌疑颇大,他曾是前朝太子帝师,儒林大家。大昌开朝时,为表不计前嫌,也为了要儒林的支持,元泰帝给了吴尚书高位。
但……华九思觉得淮阳候太干净了。
干净得仿佛他在朝会时所言真的只是一片赤诚之心。
华九思想起了肖雪儿,若是没有她,没有淮阳侯府的招揽,芙昭是不会与他捅破那层窗户纸的……
正想着,就听封锁清宁堂的千户小跑了进来:“大人,没找到芙昭姑娘。”
华九思的脸覆着面具,声音也被他伪装得毫无特色,只额角的青经暴起,表明了他此刻的愤怒。
还是晚了一步。
华九思点头,离开了指挥使司。
进了指挥使府,戴上人皮面具,又换了一身普通的短打,走入指挥使府的暗道,再出来就是相隔一道街的一处民宅。
他又换成华九思平日的装扮,再走两道街,就到了宛平县衙。
县衙书房里,果然有一封信放在案桌之上。
书信自然是家主所写,大致意思是,芙昭已经在他的掌控之中,华九思要做的就是按兵不动,如果芙昭不听劝,华九思就是一张逼迫她从命的感情牌。
虽然知道芙昭不会有生命危险,但他还是担心。
华九思立刻回信,要求与芙昭见面,说他有百分百的把握让芙昭为家主所用。
焦虑地等了一日,没有回音,华九思用了两年都没有摸到家主的身份,此次也是挫败。
不一会儿,隐鳞卫指挥史再次上线。
不能再被动等待了,华九思进宫去见元泰帝,这一次一定要更加主动地出击。
元泰帝按照华九思所请,给担心芙昭的人都去了口信,言明是为了保护芙昭,这才封了清宁堂,并没有将芙昭失踪的风声走漏出去。
关心则乱,华九思现在要的是旁人都静,只有家主动起来。
恰当时,距京城二百余里的地方,一辆疾驰的马车之上,芙昭睁开了眼。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熟人??古寻香。昭问书院入学考核的前三甲,也是那一批里年岁最长的女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