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尚林书苑(2 / 2)
裴砚明白这个道理,也知道她是因为从小没读过几本书才会产生这种幻想,他并没有泼她的冷水,而是笑着说:“你若是真想读书,我把你送进来学一段时间便是。”
她眸光微闪,眉眼间尽带笑容和期待,下意识就仰起头再次询问,“真的吗?”
可是这句话刚问出来,薛嘉玉的眸光就渐渐黯淡,她好生后悔问了这句话,明明自己都没有多少时间去谈以后了。
薛嘉玉在心里这样默默想着,忽然间她的脑袋上就传来了裴砚爽朗的声音。
“当然。”
谈笑间,二人已然来到了施祭酒所在的地方,施祭酒已然年迈,本应告老还乡,但却又舍不得那些好学上进的学子,便留下来继续传道受业解惑。
只见他坐在木凳上,手边放着一个拐杖,施祭酒的左右围着好几个学生,他们纷纷俯身倾耳以请,而施祭酒也是十分耐心地为他们讲解诗书,答疑解惑。
裴砚远远地冲着被人群围着的施祭酒招手,“施祭酒!”
施祭酒听见了一道熟悉的声音,立马转头去看,看见面前这位正朝着自己走来的小郎君,心中不免感到欣慰,当然也有点小脾气。
他一把抄起手边的拐杖,冲着裴砚的腿狠狠拍去,“你这个家伙!终于想起老夫来了?你若是再不来,老夫还以为你把我给忘得一干二净了呢。”
裴砚笑着握住拐杖的另一头,一把将拐杖夺过来,接着将其放回原位,他绕到施祭酒身后给他捶背,讨好地笑着说:“您老就别生气了,我这不是因为大理寺公务繁忙嘛。再说了,兄长不也是您的学生吗,您怎么不去收拾他呢?”
施祭酒回过头,伸出一根手指戳了戳裴砚的手臂,“你呀,都是二十二岁的人了,怎么还是有副孩子心性?况且,从瑜在吏部为官,只用寥寥数年便成为了吏部侍郎,只要平时公务上不出差错,吏部尚书一职指日可待,他忙不见我,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哪像你?一天天的就知道调皮。”
他还没来得及多说几句,施祭酒就把视线投向站在一旁,略显拘谨的薛嘉玉身上,他的眼神顿时变得有趣起来,他用手指指着薛嘉玉,视线却回到了裴砚身上,认真地问:“这小娘子可是你的心上人?”
裴砚顾及到这里是尚林书苑,而且他们二人此次前来是为了打听风声的,若是就这么坦坦荡荡地承认了,她的身份又被旁人听去,恐怕会对她的行动造成不便。
于是,他打算否认,正欲开口,就听见薛嘉玉坦然承认了这个身份。
裴砚的眸中霎时划过一丝狐疑,但很快便恢复了往常,他笑着应和,“是啊,她可是我求了好久才求来的姑娘。”
见自己的爱徒也快要成家了,施祭酒也不禁感叹时间易逝,芳华易老,他语重心长地劝诫裴砚,“既然有了心爱的女娘,那就一定要好好地珍爱她,不要伤了她的心。还有,有情人终成眷属不易,相守到老更是不易,要做到厮守一生,就一定要信任对方,要将对方当成自己的可以依靠的一颗大树。明白了吗?”
薛嘉玉微微颔首,“明白了,施祭酒。”
裴砚继续给他按摩捶背,结束了方才那一阵寒暄,他转而问道:“这尚林书苑闹罢学,您怎么也不管管啊?就不怕被圣人知道了会怪罪您吗?”
施祭酒人虽然老了,可脑子还没老掉,他还是能够明辨是非的,“文人就是要有风骨,要用笔墨和口才为天下黎民鸣不平的,若是圣上因老夫放任学子罢学游街而怪罪下来,那这便证明了什么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夫本来也就是个半只脚踏进棺材里面的人了,早已天不怕地不怕。”
见状,薛嘉玉继续追问:“那您可知这些学子们为何在今早纷纷罢学游街呢?明明之前陈氏的事情也曾闹得纷纷扬扬。”
施祭酒合上双眼,手中握着拐杖,用拐杖戳了戳地,他沉吟道:“你这位小女娘应当不是达官贵族的女儿吧,在尚林书苑学习的都是出身名门望族,陈氏树大根深,与长安大多世家都有交情,就算他们当时想要鸣冤,也不得不顾及着氏族之间的关系。只是,今早有人在尚林书苑附近大肆宣扬那日茶馆的事情,碰巧被路过的学子们听见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