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少即是多(1 / 2)
姜晚星的事业迎来了新的转折点。
姜晚星站在工厂的大门口,抬头看着那块已经有些斑驳的厂牌,心里五味杂陈。这家国营日化厂曾经是当地的骄傲,生产的护肤品、洗发水几乎家家户户都用过。可如今,厂区里冷冷清清,机器声稀稀拉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
她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车间里的景象让她心里一沉,机器上积了一层灰,工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有的在闲聊,有的干脆坐在一旁发呆。仓库里堆满了滞销的产品,包装盒上的日期还是几年前的了。
姜晚星没有急着发号施令,而是花了整整一周时间,像个普通员工一样,穿梭在工厂的每一个角落。她和车间里的老师傅聊天,听他们抱怨工资低、福利差;她和管理层开会,发现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计划经济模式,决策慢得像蜗牛爬;她甚至找到了几位已经退休的老员工,听他们讲述工厂曾经的辉煌。
“以前我们厂的产品可是供不应求啊,现在怎么就没人要了呢?”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工人叹了口气,眼里满是无奈。
姜晚星点点头,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她发现,工厂的问题不仅仅是设备老旧、产品滞销,更重要的是管理僵化、缺乏创新。工人们虽然技术娴熟,但积极性不高,因为他们看不到未来的希望。管理层则像一群“老古董”,守着过去的成绩,不愿意改变。
“这样下去不行,必须得动大手术。”姜晚星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
回到家后,她把周叙白和沈教授叫到一起,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我想引入承包制,把工厂的各个部门分包给有能力的团队,让他们独立运营。这样既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又能提高效率。”
周叙白听完,眼睛一亮:“这个主意不错!承包制能让每个人都有主人翁意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混日子。”
沈教授也点点头,语气温和却坚定:“晚星,你的想法很有魄力。不过,改革的过程可能会遇到很多阻力,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姜晚星笑了笑,语气坚定:“我知道这条路不好走,但如果不改变,工厂只会越来越差。我不想看着它倒闭。”
第二天,姜晚星召集了全厂员工,站在工厂的礼堂台上。台下坐满了人,有的好奇,有的怀疑,有的干脆一脸无所谓。姜晚星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每一个人,开口说道:“大家好,我是姜晚星。我知道,这些年大家过得很不容易。工厂的效益越来越差,工资发不出来,大家的心里也都没了底。”
台下有人低声附和:“是啊,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姜晚星点点头,继续说道:“但是,如果我们不改变,工厂只会越来越差,最后可能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所以,我决定从今天开始,引入承包制。每个部门都可以组建自己的团队,独立运营。只要你们有想法、有干劲,工厂就会全力支持你们!”
话音刚落,台下顿时炸开了锅。
“这听起来不错啊,咱们自己干,说不定真能搞出点名堂!”也有人怀疑:“说得轻巧,哪有那么容易?”
“我知道大家心里有顾虑,但我想说的是,机会就在眼前。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工厂一定能重新站起来。到时候,大家的工资、福利都会跟着好起来。”
她的话像一剂强心针,让原本死气沉沉的工厂瞬间有了活力。工人们开始三三两两地讨论起来,有的甚至已经开始琢磨怎么组建团队了。
姜晚星看着台下的反应,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渐渐地,工厂的气氛开始变了。起初,工人们对此还是半信半疑,但姜晚星用实际行动打消了他们的顾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