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5你不过是个太监(2 / 2)

加入书签

每次前来,他都对林落元呵护备至,试图弥补那晚的鲁莽。

林落元也愈发擅长伪装,在宋案面前,她是温柔体贴的淑妃,可背地里,她与肖锦书的谋划愈发紧密。

她借机让肖锦书展露才智,果不其然,宋案瞧见他如此机灵,立刻将其调到御前伺候。

起初,宋案只是让肖锦书干一些端茶送水的粗活,但发现他机警聪慧,见解独到之后,开始与他谈论朝政,并让他处理一些政务上的‘小事’。肖锦书也借此结识了不少朝中大臣。

过了两三月,文臣苏羽因被指控写诗缅怀前朝,被判以谋逆罪,株连九族。

肖锦书知晓后,特意“不经意地”将苏羽那首被曲解的诗递到了晁侍郎手中。

晁侍郎为人刚正不阿,一生清廉,平日里最是体恤文人士子,又与苏羽是远亲,便仔细研读苏羽之诗,最终笃定苏羽绝无谋反之意。

次日早朝,金殿之上,气氛庄严肃穆。

晁侍郎手捧笏板,神色凝重,稳步出列道:“陛下,苏羽一案,臣以为疑点重重。苏羽饱读诗书,深谙为人臣之道,一向对陛下忠心耿耿,断不会在诗中暗藏谋逆之意。这诗中的词句,分明是被有心之人恶意曲解。臣恳请陛下重新彻查此案,莫要让忠良蒙冤啊!”

宋案闻言,脸色骤然阴沉,冷声道:“晁卿是在质疑朕吗?还是晁卿与苏羽一样,心怀叵测,为臣不忠?”

晁侍郎脸色骤变,“扑通”一声跪地,面色诚恳道:“陛下明鉴,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此意!”

宋案冷笑一声,大手一挥,厉声道:“来人!晁侍郎与苏羽沆瀣一气,当以同罪论处,株连九族!”

此令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众大臣们面面相觑,无人敢再出声。

他们深知,此时为晁侍郎求情,只会引火烧身。

此消息如疾风般迅速传出宫外,天下士子们纷纷义愤填膺。

他们本就对朝廷的一些政令有所不满,此次苏羽和晁侍郎的遭遇,更是成了导火索。

一时间,各地书院、学府里的学子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而肖锦书,趁机收买了一名士子,让其在人群中煽风点火。

“苏大人和晁侍郎都是难得的忠臣,怎能被如此冤枉?陛下此举,实在是昏庸!”一名年轻学子满脸激愤道。

“是啊,怕是以后,咱们都不能随意写诗了。”

“哎??世道何其艰!我们寒窗苦读,便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为朝廷效力,可如今看来,朝廷如此黑暗,前途未知啊!”

“是啊……”

众人纷纷附和,气氛愈发沉重。

“还是从前好啊!那时候我想写什么便写什么……”一名学子小声道。

“你不要命了!”有人闻言,一脸惊恐。

众人忙闭了嘴,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有一名老夫子,听闻此事后,心怀不满,挥笔写诗,痛斥皇帝的昏庸无道。

这首诗脍炙人口,很快在民间流传开来,甚至被编成曲子,在街头巷尾的茶馆酒肆传唱。

宋案听闻此曲后,勃然大怒,可转瞬又不怒反笑:“真是好一首缅怀词!”

他不但没有下令杀那名士子,反而让人给他备了份厚礼。

“陛下为何不杀了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