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3第53章 饷客小食(1 / 2)

加入书签

含璎叫他回去,“阿豚不还等着夫君么?”

周从寄随口道:“让他歇一日吧。”

含璎便没管他。

宋五郎与周从寄不怎熟识,与含璎一道走在前头,只管与含璎说话,一口一个游姐姐,白嫩面颊上始终挂着抹暖笑。

周从寄跟在两人身后,直至进了铺子,也没插一句话。

含璎一心挂着招子的事,没顾上留意他。

她犹记着去岁头回做招子,被那老板一通奚落,这回有宋五郎引荐,加之如今寒记在岩宁县算得小有名气,顺利了许多。

听说找人题字费用高,含璎笑着拖来周从寄,“不用旁人,我夫君写。”

宋五郎跟着笑笑,附和了一句,“周郎君亲笔题字,自是再好不过。”

那老板看过周从寄的字,大为赞赏,有意聘他执笔,开价亦痛快,周从寄却神色冷淡地拒绝了。

含璎心中奇怪,他怎会有钱不赚?

出来一问,周从寄垂眸看她一眼,理所当然地反问道:“娘子不是叫我专心读书?”

含璎细眉微蹙,前几日还偷偷摸摸跑去熬夜赚钱,叫他写几个字又不肯了?他在县学不也成日写字么?顺手的事。

他既不肯,她也不勉强。

接连几日,她跑了城中十余家筛出的饭馆,算上沈掌柜,有六家与她订了虎皮鸡爪,有每日订的,亦有隔几日订一回的,一斤两斤都有,最多的一家订了四斤,鲜鸡爪俱由饭馆出。

含璎顾虑送鸡爪不便,索性与各家约好日子,叫饭馆派伙计来取。

散卖的鸡爪,加上给县学、春住戏楼的,含璎又另找了一家售卖鲜鸡爪的饭馆。

这馆子招牌菜是白斩鸡,食客来了,几乎都会点,是以馆子虽小,鸡爪却不比别家少。

为免再有前头买不着鸡爪的事,含璎特地与饭馆订了卖契,老板答应每日的鸡爪先紧着她。

含璎摇头,“每日至少三斤。”

虽说先紧着她,若就咬定没有,她也没法儿,难道去后厨守着查验?三斤亦合常理,生意再淡,也不至凑不出三斤,不如先小人,后君子。

寒记重卖鸡爪,没两日熟客便陆陆续续回来了。

含璎有意转到鹅毛巷,如何将人引去却需费些工夫。

招子做好,已挂上了,转进巷子,老远便能见着“寒记”二字迎风招展。

含璎琢磨了几日,将她阿娘的手记又拿出来翻了翻,忽觉此事易如反掌。

她将日子定在三月十五,接连数日在桥头出摊,有客光顾便提起要迁至鹅毛巷,开张当日酬宾,买一赠一,买一份鸡爪便赠一个鸡爪,不拘大份小份。

另有新品小食免费品尝,早到早吃,吃完即止。为这免费小食,她着实费了一番工夫。

她若没在,马四郎、豆花娘子亦是逢人便说。

堂屋已收拾出来了,方桌往里移点,敞开门,靠窗摆张长条桌,条桌后贴墙放了个房主给的黑漆木架。

十五那日,她早早收拾好,等着食客上门。

宝葵蚂蚁似的在堂屋转来转去,阿豚不时伸长了脖子,巴着门框朝外看,一见有人来便往灶房躲。

先来的仍是傅郎君,要了个大份虎皮鸡爪,白玉鸡爪要了小份。

含璎将方桌上的两碟小食端过来,请他品尝。

傅郎君指着当中一碟金灿灿的炸物,问:“小娘子,这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