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29(2 / 2)
好在他是年轻人,身强力壮的,正是浑身上下都是使不完的劲儿的年纪,回来才几天,就帮着做了不少存货,等晾干以后,都放在那间不大的柴房里摞着,满满当当放了不少。
有他帮忙,沈父身上的负担大大减轻,制作搬运还有赶车都不用自己如先前那般劳累了,养了几日,总算是恢复了以往的精神气儿。
上次回去,杜妈妈见到他瘦成那样,顿时气得骂了他一通,骂他只知道卖炭,都不知道照看好自个儿的身子。
沈父只是笑,不为自己反驳,然后把这段日子赚的钱拿出来给她看。
果然,在清点清楚这些钱有多少之后,杜妈妈哪里还有半分怒气,顿时喜笑颜开,把那些铜子儿摸了又摸,好半晌都舍不得放下来,最后珍之又重地放进墙洞里塞好,难得在家里亲自下厨,做了一顿好饭。
至于到底赚了多少……
想到这里,沈隽忍不住在心中暗叹一声。
她先前找荷香这个口风最松的人打听过,家生子多半都是死契,想要赎身并不容易,若是想成为自由身,要么靠主子发善心,若是想要自赎其身,就要掏出高于自身身价的赎身钱。
自己和阿姐这样的小丫头还好,市价大概三十贯左右。
但如杜妈妈和沈父这样的,一个是厨房管事,一个是田庄庄头,正是壮劳力,还有自己的技能,又深受府中恩典,怕是少说都要七八十贯。
这段时日靠卖蜂窝煤的钱,在其他人看来,或许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额,但比起为全家赎身的花费比起来,只能说是杯水车薪。
自己现在是每个月八百钱的月例,阿姐更低一些,自打去了厨房以后,作为帮厨小工月例便降低了。
阿兄在商铺做活儿,外头的活儿多,工钱也高点儿,每个月大概一贯钱上下。
阿娘作为管事的,月钱肯定比她们要高不少的,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