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第37章(1 / 2)
“这些日子柳州的百姓没有什么异常,李将军和别驾大人出城后的次日,刺史府长史去找了城中几个商户采买了些药材和粮食,司马去军营那边见了李将军的一个副将,具体谈了什么,我们的人没有听到,李将军治下严明,我们安插不了人手。”朱先生将收到的几封信找出来交给周景初,示意他先看看里面写了什么。
周景初接过拆开信封快速看过一遍,眉峰紧皱,似乎有些不确定:“确定不是建安王,而是永安王?”
朱先生眯着眼睛,看向桌上正咕噜作响的茶壶,水已经烧开,沸水将茶壶盖子顶起来,稍后又落下去,就像柳州城里的暗潮涌动。
周景初起身走到窗前,静静思索了一番,然后又坐回椅子上,因为心情不好,手指无意识在桌面轻点。朱先生见他这样,提起茶壶给他倒了一杯水,杯子倒满后也没有停下来,直到热水溢出流淌到桌面,蔓延到他手边。
烧灼的痛感让周景初神思归位,他有些不明所以地看着桌子上乱糟糟的水迹,然后又看向朱先生。
朱先生微微一笑,对他目光里的疑惑视而不见,意味深长道:“你看这热水像不像我们的刺史大人?”
周景初低头沉思半晌,觉得朱先生这比喻还挺贴切,吴志远可不就是在找死吗,他想用庆安或在柳州作筏子,也要看自己答不答应。
取出帕子将手上的水渍擦干,手指处还泛着红,且有一股隐隐约约的痛感,周景初的心慢慢静下来,对朱先生拱手道:“多谢先生,我明白了。”
既然有了方向,接下来的事情就需要先定个章程,周景初和朱先生又商议了许久,直到用晚饭的时候才出了书房。
柳州刺史府里的情形并不怎么好,刺史吴志远坐在上首,看着王书翰道:“王大人远道而来,路途辛苦,今日天色太晚,明日再去庆安吧,不如这样,我在府中略备薄酒,大家休整一下。”
王书翰阶品比他低,却并不想卖他人情,神情刚毅,坚定道:“多谢大人好意,只是卑职有命在身,只能愧对大人盛情,我等交接完公务后就连夜启程赶往庆安吧,时间紧急,耽搁不得。”
吴志远早就听说过他为人正直,作风强硬,正因如此,才能短短几年升任左侍郎一职,此时见他这样,倒是意料之中,便笑道:“就算再急也要吃饭不是?”
说罢边往北方拱手行了边对何侍郎道:“下官几年未曾回京,太后娘娘凤体可还安康?”
何侍郎微微一笑,朗声道:“吴大人客气了,太后娘娘一切安好。”他跟吴志远不熟,从前在京城的时候就没有什么交情,这会突然问到太后头上去,倒让何侍郎有些莫名其妙。
吴志远身后的柳州刺史长史适时上前接过话题:“不久后就是太后娘娘千秋,刺史大人为她老人家备了贺礼,正有些发愁不知合不合太后娘娘的心意呢,没想到何侍郎就来了。普天之下,若论对太后娘娘的了解,只有陛下和侍郎大人了,不若侍郎大人留在柳州,也能帮刺史大人掌掌眼。”
御史中丞郑修远放下手中茶盏,微微抖了抖自己的袍角,道:“柳州城中安然无恙,何侍郎在这里也不错,大人以为呢?”
郑修远对刺史长史微微颔首,然后看向王书翰,等他拿主意,他是主官,安排何侍郎的去向再正常不过,按例何侍郎也不会拒绝。
郑修远出京之前就接到常山侯送来的消息,周景初在庆安,此时自然不想看何侍郎给自己的下属添堵,让何侍郎留在柳州也能敲打一下吴志远,他们刚才进门后可是问清楚了,这么些天过去了,柳州的药材和粮食还没送去庆安。
任凭他吴志远的理由说得多么天花乱坠和富丽堂皇,几人都是从官场混的人精,一听就知道里面肯定有人插手,想搅浑柳州,顺带将周边的齐州,并州,晋州拉入水,阻止藩王入京。
只是不知道这背后的黑手是谁?
王书翰蹙紧眉头,沉吟片刻,对吴志远和何侍郎二人道:“何侍郎就留在柳州协助吴大人看管城中百姓和往来货商吧,我们其余几人稍后带人前往庆安,就不叨扰吴大人了。”
吴志远微愣,定定看了他一眼,然后才道:“既如此,那我也不强留王大人了,稍后我送大人出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