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不速之客(1 / 2)

加入书签

明光五年,深秋傍晚,大雨如注。

姜恩生备着背篓,从城郊往京城赶。

城郊小路曲折坑洼,姜恩生双脚沾满泥泞,才从老伯家出来,脚底便又粘上几公分厚的泥土,身上也被雨水淋湿。

今日来的这位老伯家,是将前两日加急修补好的尸体送来。

这位老伯是死者的爹,家中一贫如洗,五天前,老伯在她家门前跪了整整三个时辰,家父才松口叫她去帮忙缝补尸体。

死者少了一条手臂,相对来说不用费太大功夫,只需用清洁干净的牛下肚皮伪造成手臂,与身体缝补成一体即可。

虽说老伯心善,最后还强留她在家中用过饭后才离开,但不管怎么说,这单生意搭人费力还分文不赚,也是事实。

从城北牛倌家购来的牛皮,必须经过油鞣法,让毛皮变得更加耐湿耐热,柔软性更好,以便穿插针线时更加方面,缝纫的痕迹也更加美观。

但近日来天气恶劣,鲜少有阳光明媚的好日子,家中备有的,经过清洗、脱毛、刮杂的牛皮,因得不到晾晒而发霉发烂,只能全都丢掉。

另外上一回,她修补好刘麻子家的二儿子,给人送回去的时候,对方得知她修补材料用了牛皮,于是百般刁难,说过不了心里那道坎。

她苦口婆心劝了两个时辰,对方实在不愿意再拖着不下葬,这才作罢。

但先前答应好的五只鹅和五只鸡,对方愣是给了五只鸭和五只鸡。

没办法,这年头生意不好做,只能闷声吃哑巴亏。

天色越来越暗,雨却丝毫没有变小的预兆。

姜恩生不自觉加快脚步。

雨声“啪啪”掉落在水坑,声音清脆。抬头瞧见不远处有树林,姜恩生小跑着冲过去。

有树荫遮挡,多少能躲着点雨。

因为跑的这几步,身上居然还产生了不少热气,跑进树林里,姜恩生气喘吁吁叉着腰,仰头喝了两滴从树上掉落下来的雨水。

水珠刚掉进舌苔,姜恩生转脸“呸”地吐了出来。

她皱着眉头抹了抹嘴角,“真难喝!”

以前路过说评书的地方,经常听那些文人书生说,雨水乃天赐泉水,最是清甜美味,若是雅集时能有一壶天然雨水煮过的茶,定能文思泉涌。

姜恩生连连“啧啧”,摇头晃脑道:“难喝,难喝也!”

雨声渐渐变大,姜恩生仰天无奈,“不是吧?”

黑暗中,她看见树枝上有什么东西在飘动,眯着眼睛盯着许久也不见有动静。

那么大一扇,看起来也不像是折下来,但没断裂的树枝。

姜恩生好奇又不得不赶路,只好一步三回头的看,最后距离越来越远,天色也彻底变暗,身后的一切就像是巨大黑洞。

大雨珠帘密布,四处模糊一片。

脚底的泥泞也越来越厚,姜恩生抬起脚,随意往树干上蹭了两下,脚上的分量瞬间减轻。

出了树林,姜恩生冒雨狂奔。

背篓里的东西随着奔跑稀里哗啦的响,冲淡了独自走在夜路上的恐惧。

一路狂奔到城南门,却不知什么缘由,此刻城门紧闭,无法入城。

无奈之下,姜恩生只好绕路而行。

城北大门一侧的偏门,除非朝廷命官提前告知,否则会永久畅通。

返回途中,加上阴雨连天,几乎耗尽了姜恩生的力气。

空气里充斥着混杂了雨水的泥土气息,但姜恩生从中闻到了隐隐臭气。

越闻越觉得这臭气很熟悉,姜恩生便不自觉吸着鼻子,想闻清楚到底是什么味道。

越闻味道越浓,忽地,姜恩生脑袋激灵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