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魏王(1 / 2)

加入书签

第二日,沈柔则天未大亮就到了尚宫局,在门口枯坐了很久才等到大门开启。

几个清扫宫女见她这幅落魄寒酸的样子也忍不住取笑她,柔则性格疏懒,非但不恼反而也跟着笑了起来。

选中的十六宫女,除了官职最高的四尚剩下的都是从二十四司中选出的官衔不低能力出众的官女,只有沈柔则一个没有官职难免会被人瞧不起,没人搭理,徐尚食和高尚仪看见了沈柔则也都吃了一惊,但是转念一想经过王皇后丧仪装神弄鬼之事知道她冰雪聪明,韩宫令对她青睐有加更是不能掉以轻心,纷纷上前和她聊起天来,其他人都讶然这两位官职最高的女官竟然对一个普通宫女这般亲切熟络,心中疑窦顿生但是也不得不对这个沈柔则态度软和了几分。

魏王相貌俊雅,性子疏淡,曾在京中颇负盛名,后宫女子也多有耳闻,对即将见到这么一个丰神如玉的人物都内心充满了期待。

可惜没等来魏王倒是等来了韩宫令,她面色肃穆语带威胁道:“魏王突然有事在身不能前来,你们是我精挑细选协助魏王筹办公主婚事的宫女,做事定当殚心竭力不能出现一丝差错,若有什么纰漏小心你们项上人头!”

跪在她面前的所有人心中不免叫苦不迭。

浮翠阁,四面临水,这座宫宇修筑在京中城不远处青莲山的清湖之上,是皇家行宫避暑狩猎的好地方,此时此刻幼安公主正站在阁中远远眺望京中城,她年方十七,容貌秀雅,衣着华贵。

幼安公主那白皙的脸上带着泪痕,悲伤的眺望远远的京中城,伤痛欲绝。

“幼安。”一个男人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正是魏王李琰。

幼安转过身看着自己的兄长,两个人自从当年一别已经十年未见,十年前李琰离开京中城去了邺城,修筑了凝云阁,过着半隐居不问世事的生活,如果不是幼安的婚事他也不会再踏足这个惹尘非的地方。

幼安哭诉道:“母亲死了,她是为我而死,父王好狠的心,我在姑子庵待了三年他不闻不问,现在又要逼我嫁人,实在是没办法了,我要继续待在那姑子庵我就活不下去了,这次是下毒,保不准下次是什么,琰哥哥,你一定要救我。”

李琰面冠如玉,眼若寒江之星,静静的看着幼安公主,年少时这个飞扬跋扈的妹妹此刻在自己的面前卸下重重盔甲。

半个月前幼安公主接到密诏准备回京中城,今上筹划安排其婚事,本来丧母之痛就让她郁郁寡欢这下加上自己的婚事更是毫无胃口,将斋饭赏赐给了自己的侍女,侍女吃完便毒发身亡,吓得幼安公主犹如惊弓之鸟整日惶惶不安,只能写信给李琰求助。

李琰才会主动请缨,以王皇后亡故,自己是幼安公主兄长为由一定尽心尽力操办公主婚事。

“那你可有怀疑的对象。”

幼安公主拂去脸上的泪珠,喃喃自语道:“自从当年事发之后,父亲明里暗里一直削减外祖父家的势力,舅舅们生怕和我牵扯关系,当年追随母亲的那些莺莺燕燕也不过是墙头稻草随风飘罢了,我和母亲这三年天各一方度日如年实在想不出还会得罪什么人竟然要置我死地,要杀不如三年前杀死我算了,何必要等到今日动手?”

李琰缓和了几分语气柔声道:“幼安,你放心,为兄会为你遮挡这场风雨。”

幼安凄凉一笑,幽幽道:“琰哥哥,这天下此刻除了你无人可以依靠了,自幼生长在皇家享受过皇权恩宠也见识过帝王之家的薄情寡义,母亲死后我也别无他求,那个苏锦单我见也未曾见过,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我都不知,但愿他是良人给我安稳的日子。”

李琰轻叹道:“幼安,你今日就住在浮翠阁,明早与我一同入宫,你放心这里里外外都是我的人,自会保护你的周全。”

幼安感激的看着李琰道:“琰哥哥,我??”此刻的千言万语却只能化作一句哽咽,兄妹两人明白前方等待他们的注定不会平坦。

入夜,月光稀疏,两个睡眼惺忪的小太监拎着灯笼在长春宫当值,一个月前王皇后在这里吞金自尽,而死前穿着红衣红裙满满的不甘,听说这身打扮的人死后会化作最厉害的厉鬼。

所有人都对长春宫退避三舍,每次当值的小太监也都头皮发麻不愿前去。

高个子的小太监转过身压低声音道:“小河子,你有没有听见什么声音?我怎么听见好像有人哭?”

矮个子的小太监吞吞口水强笑道:“小允子你可别吓我,我可不吃你这一套。”

两个人边说边绕到了长春宫的院子里,彼此屏住呼吸,静静听着,夜深露重,院子里一个人也没有,偶尔有风声刮过,呼呼作响,吹得人心发悚。

小河子和小允子两个人手脚冰凉,提着灯笼的手微微发颤,两个人不约而同的望向东北角的宅院,传说王皇后就死在那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